这两年,孙权的养气水平又上了一层楼,不会再轻易的在脸上表露出心中的想法。
闻言。
诸葛恪率先开口:“诸葛乔攻颍川,魏在豫州的兵马定会向西倾斜;可趁其不备,先拿下寿春城,再东取下邳和广陵,彻底占据淮南之地。”
作为江东最好战的青年将领,诸葛恪对北伐伪魏是非常有兴致的。
趁着诸葛乔吸引伪魏在豫州的兵力,一举夺下寿春、下邳和广陵,让江淮连成一片。
如此,霸王之业可成!
然而。
未等孙权开口,尚书令顾雍就出声喝斥:“休得胡言!寿春如今是互市之地,岂能擅自攻取?”
“倘若魏人狗急跳墙,岂不是置江东的商人于死地?”
诸葛恪反驳道:“我以奇兵奇袭,魏人如何能想到?天赐良机,若不取,更待何时?”
顾雍再喝:“你只考虑军争胜败,却不考虑商人安危,岂不是将吴王陷入不义之地?”
“这些商人的背后,哪个不是出自江东的世家豪族?”
“你若胜了则罢,若是败了,岂不是陷吴王于不义?”
见诸葛恪跟顾雍其争执,诸葛瑾忙出来打圆场:“元逊,不得对尚书令无礼;元叹兄,劣子年少,不识大局,还请莫要置气。”
诸葛恪欲言又止,忿忿不言。
倘若顾忌有商人在寿春就不去打寿春,那还养什么兵学什么兵法?
拿下淮南全境,以江淮为基,进可攻退可守,何惧天下?
腐儒又怎懂兵法!
诸葛恪内心将顾雍反复谩骂。
孙权内心对诸葛恪的提议其实是想支持的,若能得到寿春、下邳和广陵,就能以江淮之地跟汉魏对峙。
然而顾雍的意见,孙权也不能不考虑。
顾雍为人,沉默寡言,举动得当。
要么不说话,要么言必有中,为人又刚正,常令江东官吏敬畏。
孙权又看向张昭。
张昭自卸任后,就一直在家著书立说,只有遇到大事后才会受邀来参议军政。
“老师可有良策教我?”孙权谦逊而问。
张昭沉吟片刻,道:“眼下局势,取寿春不合适,坐视诸葛乔进讨颍川也不合适。吴王心中所想,便是我心中所想。”
这老狐狸!
陆逊、步骘、诸葛瑾和诸葛恪,皆感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