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
郭攸之领命,自武关南下入荆城。
不仅令曹叡常伴左右,跟近臣同列,更是称赞曹叡“我基於尔三世矣”。
趁曹丕病,要曹丕命,这是刘备的想法。
曹真见床榻上精神萎靡的曹丕,连忙上前扶住,内心绞痛不已。
“皇后,速传朕令。”
“我料刘备极有可能,已经在筹备寇略大魏的阴谋了。”
待四人看完,曹丕又召陈群和司马懿近前:“长文、仲达,你二人虽然不是朕的亲族,但也是朕的至交好友。”
曹丕病重,身为平原王的曹叡自然会返回邺城。
曹真跟曹丕年龄相近,是能抵足而眠的。
司马懿为给事中兼抚军大将军。
曹丕对陈群、曹真、曹休和司马懿颇为宠信,加其官职爵位。
“往你二人今后,能助太子掌控朝野,切勿让宵小欺辱了太子。”
陈群心忧不已。
“曹叡虽然有些本事,但也仅此而已,兄长何须介怀?”
第三令针对世族儒生,是王道。
然而。
司马懿见曹叡这般反应,不由暗叹:陛下父子间的感情,都凉薄到了如此地步了吗?
这一举动,是为了向曹彰曹植彰显心胸和器量。
只知道翌日大殿上,曹丕强撑病躯在大殿上,令近侍宣读了立曹叡为太子、且令太子监国的诏令。
“邺城众公卿对刘备的认识不足,认为刘备最多遣将寇略。”
郭皇后忍着悲痛,当众宣读了诏书:“平原王曹叡,可为魏太子。”
若不是九品中正的选材制度将北方七州的士族跟大魏的利益捆绑,不知多少北方七州的士族会响应刘备。
第二令针对曹彰曹植,是安内。
曹叡跟曹操的干儿子秦朗和曹操的幼子曹宇,在院中饮酒闲话。
司马懿徐徐吐了一口气:“陛下今日诏镇军大将军陈群、中军大将军曹真、征南大将军曹休,以及我,同往大殿并受诏书。”
曹叡监国第三道政令,便是诏告天下,今后向朝廷举荐的良才必须以通晓儒家经典为先。以尊儒家学说、倡学术研讨之风,作为国家实行王道的根本。
年初。
然而。
仅仅两个月的时间,曹丕的精气神仿佛被抽空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