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诸葛亮还耐心的接待,谁知这事被传开后,大量的士子都想走这捷径。
诸葛亮本就公务繁忙,又怎能让这些士子耽误大量的时间。
于是。
诸葛亮就立了法规,冒充故友求官的,以细作论处。
这才杜绝了这股歪风邪气。
丞相府的侍卫,已经十几日没遇到自称诸葛亮故友的士人了。
“先生可知晓丞相立的法规,若是冒充丞相故友,皆以细作论处。”好心的侍卫提醒道。
石韬回礼一谢:“我石韬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又岂会冒充丞相的故友。”
“我料丞相不仅不会罚我,还会亲自来门口迎接我。”
侍卫笑了。
这比之前冒充丞相故友的士人还要自信啊!
侍卫倒也没嘲讽石韬,拿上石韬的名刺来到内府:“丞相,府外有一人,自称是你的故友颍川石韬石广元。”
诸葛亮正在低头处理公务,一时也没听清侍卫的话:“你说他是谁?”
侍卫道:“颍川石韬石广元。”
诸葛亮猛地抬头,眼神瞬间变得犀利:“你说谁?”
侍卫吓了一跳:“丞相,他说他是颍川石韬石广元,还说你会亲自去门口迎接他。这是他的名刺!”
诸葛亮呼吸一蹙,一把抢过名刺。
扫了一眼名刺的内容和字迹,诸葛亮不由大笑:“我正愁没人分担政务,广元自己找上门。”
说完。
诸葛亮大步前往府门,留下一脸惊诧的侍卫:丞相,真,真,真的去迎接了?
来到门口。
看着眼前熟悉的面孔,诸葛亮笑意更甚:“广元,你不厚道啊。在长安待了这么久才来见我!”
石韬亦笑:“孔明又怎知,我不是最近才来?”
诸葛亮大笑:“只要是过武关的士人,其身份名刺我都仔细核对过,绝不会有你!”
石韬不由想到了诸葛亮的性格:“孔明,你还是这般喜欢大小事务都亲自决断,如此做派,岂不是太劳累?”
诸葛亮上前挽起石韬的手:“麾下能用的人太少,既然广元来了,就替我分担些。”
石韬不由苦笑:“孔明,我都是知天命的年龄了,比不上你精力十足。”
“更何况我初来乍到,你好意思让我替你分担?”
诸葛亮挽着石韬入内:“广元健步如飞,身健如虎,再活三十年都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