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左边张飞,后边马超,各引兵马杀来。
“曹丕小儿,你已经中了俺兄长之计,束手就擒!”
“曹丕小儿,杀我马氏一家之仇,今日定要你血债血偿!”
面对两路伏兵的杀来,曹丕并不慌张,从容应对:“早知刘备这老兵贼没安好心!”
“众将莫要担忧,朕的大军稍后就到,最多半个时辰,朕的十万大军就能将刘备这老兵贼淹没!”
曹丕此刻,颇有泰然之气。
然而。
正如司马懿的判断:吴质和朱铄虽然有些谋略,但二人临阵经验不多,遇事未必能随机应变。
又如刘备的判断:曹丕不知兵理,兵马未齐就敢孤军冒进。
曹丕虽然布计中规中矩,但大抵只是纸上谈兵,对真正的战场残酷理解不够深。
诚然。
两万头豚犬杀也得杀好长一段时间。
然而,将士不是豚犬。
外围的豚犬被刀砍被箭射,未必会让中间的豚犬有反应;可将士的恐慌惊惧是会传染的!
刘备的三路兵马一冲杀,吴质和朱铄的临阵反应就变得迟钝了。
高手对决,见招拆招。
新人面对高手,怎么走路都不知道。
仅仅两刻钟,曹丕的军阵就有了混乱的迹象!
眼看就要被刘备三路兵马合围,吴质的心疯狂直跳:“陛下,不能再待在此地了。右边有山,可依山险阻挡刘备!”
朱铄也道:“陛下,刘备兵多,我们不能硬拼。去右边,依山险阻挡刘备!”
曹丕本想训斥众将,又见众将脸上有惧色,只能采纳吴质和朱铄的提议,且战且走,引大军入右边山险。
见曹丕往山险而走,刘备引兵且战且追。
只是刘备的追击似乎有些刻意的怠慢,与其说是在追赶曹丕,倒不如说是在驱赶曹丕入山险之地。
“兵法,围三阙一。”
“曹丕还真敢往右边的山险之地走啊。”
“依山险而守,可不是每次都奏效的。”
刘备不由哂笑。
曹丕的用兵水平,在刘备眼中仿佛跟小儿一般幼稚。
将魏兵驱赶入右边山险之地后,刘备立即下令众军堵住了入山的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