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摇扇轻笑:“论治军论用兵,孟达也可称得上优秀。”
“只是孟达过于自矜,将几万兵当成几千兵来用,如何能指挥自如?”
“倘若麾下军将能力不够,这统兵的主将就得事无巨细,亲往密察,才能以保万无一失。”
众将拜服。
都说事必躬亲是诸葛亮的缺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诸葛亮之所以对各项军务都要亲自过问,就是怕错误的估计了部将的能力。
若有能将在,自然不需要诸葛亮再事必躬亲。
就如同这略阳城,有赵云在,诸葛亮只需要告诉赵云遇到变故后应该如何去做,压根不要教赵云具体该怎么做。
赵云可以率骑兵如入无人之境,杀何建,救姜维。
可换个能力不足的,诸葛亮又岂敢冒险?
相较于诸葛亮,孟达就犯了统兵大忌。
孟达的战略战术大体上没什么问题,应对也很及时,唯一有问题的是,孟达高估了麾下众将的能力!
高估了杨秋,杨秋现在被马岱五百兵牵制了两万人。
高估了费曜,费曜被诸葛乔欺骗,导致孟达不得不分兵。
高估了李辅,李辅被姜维新练的八阵图击败。
高估了邓贤,邓贤没能震慑住伤卒。
高估了何建,何建被赵云一枪给挑了。
高估一次,可以说是识人不明,连续高估几次,那就是孟达自己的问题了。
哪怕是谨慎的诸葛亮,都高估了马谡,若不是诸葛乔在,必然会有街亭失败,错失了伐魏的最佳时机!
更何况孟达!
相对于心情畅快的诸葛亮,孟达的脸色却是阴沉如水。
“诸葛村夫!”
孟达握紧了腰间的佩剑,如果眼神能杀人,孟达此刻肯定要将诸葛亮碎尸万段,方能解心头肉只恨!
经此一败,孟达已经失去了围困诸葛亮的力量了。
本来就分了兵势,如今又被挫败了锐气,诸葛亮不出来搦战,都是孟达的幸运了。
以目前的局势,孟达应该立即去冀县跟张郃合兵一处。
然后迅速拿下冀县,在转战上邽、临渭和清水,尽可能的蚕食掉汉兵的有生力量。
然而。
孟达却不想丢了面子。
若去跟张郃合兵,那岂不是就等于告诉张郃:我被诸葛亮给打傻了,快来助我!
在孟达的最初部署中,张郃就是拿来抵挡张飞的;而诸葛亮,那还不是随便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