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所言,皆是肺腑之言。毕竟,凭借他前世的阅历,深知真正的大理石所蕴含的奢华与华丽,是无可复制的。
这番逻辑清晰的推理,以及对其生意前景的肯定,瞬间让老人精神为之一振。他兴奋得跳了起来,大声说道:
“对!对!大人您说得太对了。哈哈哈,铜和铁虽用途有相似之处,却也能共存共生。哈哈哈,看来是我庸人自扰,想太多了!”
不难看出,拉蒂有个有趣的小怪癖,每当他心情愉悦之时,便会重复自己说的最后一句话。
亚历山大的话语进一步激发了他的喜悦之情,“嗯,虽说世间有愚人金,但这并未让金匠们失去生计。真正高品质的东西,总会吸引那些品味高尚之人。您只需勤奋努力,继续保持便好。”
拉蒂自然听出了这句精妙的文字游戏,亚历山大在老人的欣喜若狂中,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
亚历山大满心欢喜地离开了石匠工坊,心中坚信,这座城市未来的雕塑家数量定会有所增加。之所以目前尚未实现,原因在于进入这个市场所需的技术门槛颇高。
在开始制作第一件作品之前,工匠们至少需要十年的经验积累,而且水泥作为一种受到严格监管的资源,因其稀缺性,从未向公众出售过。
因此,人们所能获取的少量水泥,要么是一些建筑工人冒险走私出来的,要么便是从亚历山大为寺庙委托制作的几尊混凝土雕像中获取的。
亚历山大深知,倘若他决意将水泥投放于公开市场,不出几日,水泥定会如燎原之火般畅销无阻。而且,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用它制作的最热门物件并非房屋或住宅,而是雕像。
虔诚的赞扎尼特人对雕像以及玻璃制品,怀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奇特迷恋,仿佛这些物件承载着他们
内心深处某种神圣而神秘的情感。
就在亚历山大悠然离开石工坊,渐行渐远之时,不经意间,他的目光被一家售卖玻璃制品的商店所吸引。
虽说只是一家店铺,但其规模之宏大,着实令人咋舌。它几乎占据了整整一个街区,相较莫鲁斯那已然堪称赞赞最大店铺之一的珠宝店,还要大上好几倍。
这家店,乃是亚历山大倾注心血与巨资打造而成的杰作。
此店由纯黑色玛瑙以及从马特拉克精心进口的顶级花岗岩筑就,远远望去,一座庄严肃穆的寺庙,散发着神秘而高贵的气息。
深浅不一的黑色石头巧妙排列,形成层层叠叠的波浪状,其上雕琢着神秘而复杂的图案,令人目不暇接,仿佛在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故事。
墙壁上,巨大的窗户犹如巨人的眼眸,通透而明亮;当亚历山大踏入店内,更是惊喜地发现,屋顶上竟设有几个别致的“舷窗”
,阳光透过这些“舷窗”
,如丝丝缕缕的金色丝线,轻柔地洒落在店内的每一个角落。
若逢暴风雨肆虐,在空地正下方的楼层,有一方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小花园。
园中树木葱茏,枝叶繁茂,甚至还有一座人工水池,静静地坐落其间,宛如一面明镜,专门用于吸纳那如注的雨水,仿佛在默默守护着这片宁静与美好。
亚历山大在这家商店所耗费的钱财,甚至远超他精心装修自家府邸的花费。
不仅如此,这里的戒备更是森严至极,四周驻扎着手持崭新闪亮戟的武装人员,他们身姿挺拔,宛如钢铁卫士。
单是他们那威严的存在,便足以让绝大多数平民望而生畏,不敢轻易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