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梦巴黎》之后,虽然她凭借着精湛的演技出名了,还赢得了第17届欧洲电影奖的最佳女主角提名,但很明显2004年的法国文艺界不喜欢走这条文艺路线的伊娃·格林。
尤其是这部电影中还直接出现了那个中国男人的画像、他的号召,她也不怎么听话,时不时说些自己对这部影片的一些艺术见解。
于是,她在法国文艺界没戏演了。
最起码目前是这样的。
也算是被迫转型的她接了一部法国的商业片《绅士大盗》,是个烂片,她一眼就看得出来的那种,但碍于自己在商业片里没咖位,还是硬着头皮去演了个配角。
想让她回去低头认错那是不可能的,大不了就去好莱坞,凭借她的演技演演配角都能混饭吃。
实在不行重操旧业,回家学考古去,家境负担得起。
比起周易的歌,她更羡慕周易在镜头前接受采访时的这种姿态——
因为她喜欢的是古典乐。
在艺术属性上,古典乐毕竟是现代音乐史上无可争议的NO。1。
她也会制作一些纯音乐。
比如《戏梦巴黎》这部电影,她不仅是主演,同时还根据影片的艺术内涵完成了片中几场配乐的编写和主题曲的创作,实打实的艺术天分溢出了。
“只能说不愧是法国人。”
同样在酒店看着自己参与录制的节目播出,周易摩挲着下巴,将钱江送过来的资料扔在了茶几上,喝了口红茶:“艺术天赋确实可以。”
“我说之前她怎么不找你要联系方式,看起来她指不定就是那种喜欢站在艺术鄙视链顶端的女人。”
吃着哈密瓜的钱江乐呵呵的调侃了一句。
众所周知,在世界范围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音乐鄙视链当中,古典音乐都是站在金字塔尖的人上人存在。
连周易的一些歌都是取材于这些古典音乐的。
“拉倒吧你。”
周易双手枕在脑后,悠哉悠哉:“不过她这风格倒是很不符合我对法国人的刻板印象。”
没记错的话,这位是后来宁愿丢机会丢角色也不愿意向好莱坞权利大佬韦恩斯坦举起双手做出法国军礼的,把向来无往而不利的韦恩斯坦都给搞得气急败坏了,这一点就很不法国。
钱江:“……”
我滴个乖乖,这是能说的?
“少看点那些有的没的,万一以后说漏嘴没人能帮得了你,这里可是英国。”钱江也只得庆幸此刻只有自己在场了,连助理都不在。
这要是被英国媒体捅出去,那乐子可就真大了。
英法百年友谊可不是吹的,有这种侮辱人的言论出来,那英媒那可不得敲锣打鼓恨不得拿着个大喇叭去法国街头重复一万遍。
众所周知,英国人对于辱法的追求从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