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条艰难的路,可能无法快速衡量成果,但只要相信它是对的,就应该坚持一步步走下去。
赵谌离开京城的时候,他回头看了一眼这个令他又爱又恨的地方,心里暗暗道:有一天,我还会回来的。
“陛下,辽……崇国公已经离开了京师。”
这一次进来报信的是郑喜。
“知道了。”
“臣告退。”
“等等。”
“陛下还有何吩咐?”
赵宁提笔写了一封信,说道:“派人送给崇国公。”
“是。”
转眼,已经到了四月初。
赵宁最近一直在忙着清点军器监的火药数量。
从目前的账目来看,拿下高昌,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利润至少千百倍。
大宋火器数量正在呈现爆发式增长,仅仅河北军镇的总火炮数量就已经多达1000门。
火炮数量还不能衡量火器的威力,因为即便在过去,以赵宁开采出的铁矿和铜矿来看,铸造充足的火炮不是问题。
现在最关键的是,火药数量提升起来了。
随着高昌火硝源源不断地输入,火药的整个产业链得到了快速的完善。
从运输、包装、提炼、配比、制造等各个环节,都出现了严格的标准化流水线。
这才是赵宁真正关注的。
这意味着产能的提升,将来会有源源不断的火药生产出来供给给军队,去大宋军队能去的地方,使用它们,帮助商业完成闭环。
赵宁甚至产生了现在对金国动手的想法,不过他还是暂时克制住了,因为现在啜河一带的结果尚未明确,他需要那个战略要地。
转眼已经是四月,王云山视察完俱伦泊的几个城池后,立刻给杨再兴写信,呈报目前俱伦泊诸城寨的情况。
安北府的工兵营增援后,俱伦泊和啜河的城池防御,在四月份基本上完成了。
所谓的完成了,就是能做到将整个塔塔儿部的人和所有的宋军全部安置到城内。
四月初十,杨再兴集结了一万精锐,突然从啜河向正北面出发,谁都不知道他突然带兵去哪里。
四月二十日,弘吉剌部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