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时候,枢密副使萧查剌阿不被逮到岳飞的面前,以使者的身份见到了岳飞。
“久闻明公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萧查剌阿不用一口北地流利地汉语说道。
岳飞说道:“阁下前来,所为何事?”
“我代表元帅前来,希望两军能停战。”
“贵国元帅是何人?”
“萧斡里剌。”
“他能否代表贵国做最终的决定?”
“能。”
“耶律大石若不同意呢?”
“陛下深明大义,元帅与陛下乃是患难君臣,陛下待元帅如手足。”
其实萧斡里剌是战时元帅,他的真正职位是枢密使兼中书门下,也就是中原王朝的丞相,执掌国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也是耶律大石对他的信任。
岳飞又说道:“我军已经大败你们,给本帅一个停战的理由?”
“陛下尚有十万精锐之师,贵国劳师远征,若是执意再战,拼得鱼死网破,又有什么好处呢?”
岳飞却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说道:“你且先回去,本帅自会命人不在城中劫掠。”
萧查剌阿不行礼告辞。
岳飞并不想在虎思斡耳朵城搞屠城,和耶律大石一样,他看的是全局,而不是眼前暂时的胜负。
屠掉虎思斡耳朵城,对于现在的岳飞来说很简单,但是对大局没有任何好处。
屠城只会激怒耶律大石,将双方最后的谈判余地彻底毁掉,使耶律大石暴走,和他拼得鱼死网破。
要搞清楚一点,所有的战争都带着政治目的,战争是为政治服务的。
脱离了政治的战争,是没有意义的,没有指向性的,容易演变成无脑地杀戮,最后走向灭亡。
那宋军远道而来的政治目的是什么?
是稳住高昌,让西辽接受大宋对高昌的占领,并且打开商路。
只有西辽接受大宋对高昌的占领,大宋才能专心致志在高昌挖火硝,源源不断往汴京输送火药原材料。
只有打开商路,才能让大宋开始展开对西域的掌控。
西辽所占据的七河流域以及河中地区到底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