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皇子呢?”赵宁明知故问道。
“大皇子仁义,也通晓兵事,最适合去兴州。”
“辽王殿下现在在吏部也公事繁多,恐怕很难抽出身来。”吕颐浩说道。
“正是如此,更应该去兴州一趟,兴州乃是河西后方,又连接阴山,所需之官吏乃重中之重,辽王在吏部,若不亲自去考虑一番,如何能更好地考核官员?”
吕颐浩说道:“兴州现在可是在打仗,辽王殿下去兴州,恐怕……”
“辽王在辽东待了多年,又征讨过日本,久经沙场,何惧兴州鞑靼?”
赵宁心中想笑,老蔡你这为辽王拉机会的意图,也太明显了些。
关于这一点,赵宁倒也不反感。
机会都是自己争取的。
不过能不能把握得住,也要看自己。
赵宁从小不吝啬给任何人机会,他认为,人放在对的位置,都是人才。
更别说那是自己的儿子。
如果辽王真的能成长得那么好,他为什么要遏制呢?
“诸位认为蔡相公所言如何?”
众人沉默片刻,虞允文突然出列说道:“臣觉得蔡相公所言极是,而且臣认为,几位皇子最好都派出去历练一番。”
“哦?”
虞允文说道:“三皇子和四皇子都已经十二岁,西域已经打通,朝廷正在对西北发行新的货币之策,补充了新的衙署和官吏,皇子们可以走一趟长安,去一趟河西,去那里看看情况。”
“十二岁会不会小了一些?”赵宁问道。
“臣也觉得虞相公所言极是。”钱喻清赶紧站出来说道,“十二岁已经不小,辽王是十四岁去的辽东,而且去西北,并非决策事务,是学习。”
“大相公认为呢?”
“臣也觉得当如此。”
“好,既然你们都这么想,那就让辽王暂任兴州安抚使,代表朝廷去兴州安抚百姓。”赵宁顺水就给了几位宰相台阶,“让三皇子赵瑾去长安,四皇子赵瑜去凉州,为时半年。”
御前议事结束后,赵鼎单独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