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特双手捧着一个木盒子。
这种交流并不需要翻译,显然这个时代,汉语是国际语言。
虽然各地汉语发音有区别,但如果慢点说,仔细听,能听懂。
孙傅走上去,接过盒子,并且打开。
里面是一尊玉佛,看做工,就知道不是中原的物品,但也可能不是回鹘人制作的。
高昌汉化比较严重,哪怕是后来的回鹘人到了高昌,手工业和艺术品也大多汉化。
赵宁注意到庞特旁边站着一个皮肤棕黑的男子。
赵宁立刻就认出这个人来自哪里,差点就脱口而出:阿三!
孙傅说道:“使者,在你面前的不是夏国国主,而是普天之下的共主,天朝上国的天子。”
庞特怔了怔,说道:“不知是天朝上国的天子在此,实在失礼。”
“不知者无罪。”赵宁淡淡说道。
这个庞特不可能不知道兴州已经被宋军占领,他必然不是第一次与西夏人打交道,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只要抵达兴庆府,就知道了。
但他装作不知道的样子,赵宁也不揭穿他。
“使者到兴州来,所谓何事?”
“并无它事,仅仅来做做买卖。”庞特笑道,“我们带了许多货品来了,希望天子能允许我们在城内做交换。”
“都是什么货品呢?”
庞特说道:“有独峰骆驼、大尾白羊、室刀、玻璃器、瑜石、瑜石瓶、硇砂、玉石、玉佛、玉鞍勒、玉辔、玉带、玉越斧、琥珀,另有龟兹僧人献梵夹、菩提印叶、念珠、舍利、佛骨等。”
赵宁突然问道:“阁下旁边这位是?”
“这位是我的一位朋友,他来自更加遥远的伽色尼国,也是一位商人,常年与我们商贸。”
赵宁点了点头。
在大唐时期,印度人还经常会出现在长安的街头。
不过到了大宋时期,别说印度人了,随便一个胡人若是出现在汴京城,恐怕要引起围观。
当然,也不是说汴京没有胡人,有从西域过来的胡商,但很少。
更别说印度人了。
历史上的宋人,整体趋近于保守。
但是据赵宁对历史大致脉络的粗浅了解,是知晓这个时代的高昌回鹘人其实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贩子。
他们经常带着更西边的印度人,黑突厥,甚至塞尔柱人,到东方来。
要么进入辽国境内,要么进入西夏境内,也有一部分人进入宋陕西民间,不过是边陲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