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找到李察哥?”
“回禀陛下,没有。”
“看来只是李察哥留下来垫后的,主力现在怕是已经抵达静州。”赵宁说道,“李察哥行动得比朕想象的还要快。”
“我们不是派了骑兵去静州吗?”孙傅说道,“李察哥去静州就是自投罗网。”
“只能消耗李察哥,单纯的骑兵对上李察哥的步骑,占不到多少便宜。”陈规说道。
果然,傍晚的时候,派到静州的骑兵军团就发回来的情报,在静州遇到了李察哥的主力部队。
双方交了手,但之后宋军骑兵被迫撤退。
骑兵的机动空间一旦被对方骑兵锁定,步兵推上来,骑兵就基本上没办法打下去了。
“我军步兵呢?”孙傅又问道。
陈规说道:“按照时间和这份军报来推算,我军步兵傍晚抵达静州,战事已经结束了。”
“唉!为何总是这么多麻烦!”孙傅嘀咕道。
“世间万物岂有容易之理?更何况,战场风云变幻,能击退对方已经很不容易,若如纸上谈兵那般快意,古之名将又怎会徒留那么多悲伤。”赵宁望着北边的天空,寒风吹拂他的斗篷,他的目光却明亮如星。
“西夏大势已去,各州权贵多数只想自保,朕原本以为李察哥会派使者前来和谈,投诚大宋,却不料李察哥终究是回了静州,笼络静州兵马,恐怕要北上,与朕打持久战。”
“李察哥是负隅顽抗。”说话的是李遇,“陛下乃圣明仁君,能投诚大宋,为大宋效命,为陛下分忧,那是天大的荣幸,李察哥糊涂,但他身边的人不糊涂,很快他身边的人便会幡然醒悟。”
对李遇这种马屁,赵宁只是淡淡一笑。
“李察哥本与大宋有十年商贸往来,当年是他一手推动了大宋与西夏联盟对抗金人,朕应该感谢他,若是他来投诚,朕必厚待之!”
众人听了心中不由得感慨,赵官家行事大气。
“如今看来,李察哥是不愿意过来了,李乾顺和李察哥兄弟二人,为了西夏,也算是呕心沥血,朕敬重他们。”
众人皆言:“陛下圣明。”
十一月初六,控制了灵州的张浚兵分多路快速北上。
十一月初七,在兴州的刘锜,接到了最新情报,在兴州以东发现大量西夏兵马。
当天刘锜便命刘锐点兵三千,从兴州发兵,快速突袭李察哥。
傍晚时分,张春明急匆匆而来,说道:“殿下,左路被宋军突袭溃败。”
“知道了。”李察哥望着北面的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