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我军也是刚从盐州跋涉回来,不宜与宋军正面作战,先绕道回兴庆府,再做打算吧。”
“本王难道眼睁睁看着灵州被宋军拿下来?”
张春明在李察哥耳边说道:“陛下下落不明,现在距离宥州之战已经过去六日,一旦宥州战败传到兴庆府,必然引起朝野大乱,现在京师需要有人主持大局,殿下不可因灵州而不顾大局。”
李察哥这才强忍下来,接纳了张春明的意见。
天黑的时候,李察哥部的动向,亦被宋军斥候探查到,送到了张浚的营帐。
“能确认是哪支人马吗?”张浚问道。
“张相公恕罪,天色将晚,无法查探,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敌军正往北走。”
“往北走?”刘子羽接过话来,“西夏人这是故意引诱我们分兵吗?”
“不排除这个可能。”吕祉说道,“不过我们今日才刚刚抵达灵州城下,就出现了一支西夏军,依我看,那可能不是援军。”
“你是想说,那可能是宥州的溃兵?”刘子羽问道。
“不排除这个可能,我军在宥州大捷,不可能全歼敌人。”
“那还等什么,赶紧追击!”刘子羽急忙说道。
众人的目光都落到张浚身上。
张浚说道:“先不急着追击,即便是败军,也不追。”
“为何?”刘子羽继续问道。
“他们逃往兴庆府,静州还有西夏军,如果一旦追击,可能被静州西夏军打了埋伏,影响我军士气,现在大局是围困灵州,等待西夏人过来救援。”张浚说道,“陛下经常提的一句话,我认为很有道理。”
“什么话?”
“要让敌人动起来,敌人动起来,才会露出破绽,而不是我们去跟着敌人走,还深入敌人的地盘。”
众人点了点头。
张浚再说道:“耐心等待,现在灵州被围,该着急的是西夏人,而不是我们。”
十四日上午,赵宁抵达盐州。
赵宁看着李乾顺的遗体,一时间心绪万千。
他是第一次见到李乾顺,没有想到是以这种方式见面。
赵宁忽然问孙傅:“听闻李乾顺经常读大宋典籍?”
“是的,不仅读大宋典籍,还经常研读陛下的书籍。”
“他还读朕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