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的细作送来了一份又一份赵官家的改革新政措施,但是我们却沉迷在与大宋的贸易中,逐渐获得了心理上的优越感,并且一次又一次认为大宋会在赵官家的折腾下出问题。
李察哥站起来,走到前院,风中落叶纷飞,冬天快来了。
“殿下,尽然宋军又派了一路大军从南面来,那咱们现在要赶紧守啊!”某宁克任急忙说道,“洪州现在有多少兵马?”
李察哥回过神来,他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驱散心中的失落,强行使自己找回状态。
“不要急,这一个月来,我们被宋军的攻势打得有些不知所措,本王承认之前有些着急了,现在宋军的战略已经很清晰,刘锜攻打石州和夏州,来牵制宥州,南面的泾原路再出动一支大军北上,目标是洪州防线,可能韦州也将面临宋军的打击。”
这么一说,某宁克任就更着急了,差点没有原地跳起来,他怪叫道:“晋王!这下可怎么办!”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李察哥目光变得沉定起来,“宋军要么攻打洪州,要么攻打龙州,或者两者同时攻打,龙州多山,易守难攻,洪州一马平川,宋军主力必然攻打洪州。”
“那现在到底怎么办?”
“本王会亲率两万精锐,去会会宋军主力之师!”李察哥说道。
李察哥并不知道,就在此时,赵宁的大军已经抵达了洪州城下。
当然,李世辅的大军也已经抵达了龙州。
宋军是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虽然李察哥已经完全洞悉赵官家的真实意图,知道了赵官家的战略部署,可是战术层面,他却没想到宋军居然也远远超出他的预料。
当天下午,洪州城城头的士兵,看见那浩浩荡荡的宋军出现在前面的平原上。
无数的脚步声,像是涨潮时候的潮水拍打在海岸上一样。
旌旗蔽空,人山人海,一眼竟然望不到尽头。
在十万大军面前,洪州城仿佛怒海中的一艘小船。
很快洪州守将细封顾野就接到了宋军兵临城下的消息,他披上铁甲,带着人一路走上城头,看见城下的宋军,不由得皱起眉头来。
“将军,现在怎么办?”
“立刻派人去宥州传消息。”细封顾野说道,“再召集全城精锐,我倒是要跟宋军好好打一场,看看这些宋军到底有何能耐!”
“可是对方人数数百于我们。”
“只要宋军不能在一日之内拿下洪州城,宥州的晋王就会派援军过来,打仗不是比人数多寡,如今我大夏精锐辈出,正是亮刀的时候!我绝不会像李遇那种废物一样!”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