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差事向来让百姓避之不及——离家劳作不说,还得自备口粮,更怕遇着贪官克扣工钱,连饭都吃不饱。
可这回,情形却大不相同。
天刚破晓,县衙门前便聚起黑压压的人群。
负责征募的胥吏刘三揉着惺忪睡眼出来,见此阵仗,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
“咋回事?出啥事儿了?”刘三紧张地问。
“刘胥吏,我们是来报名修堤的!”张铁牛挤在人群前头,声如洪钟。
“报名修堤?”刘三愣住了,“可征募公告还没正式贴出来呢!”
“我们早知道了!”人群里有人喊,“沈大人为了修堤,把十年俸禄都捐出来了,我们咋能不出力?”
“对!我们早等着这天了!”
刘三方才明白,慌忙回衙门取来征募册子。
可他展开册子准备宣读时,却发现没人听——所有人都在争先恐后地报名。
“我去!算我一个!”张铁牛第一个举手,“沈大人为我们连奉养母亲的钱都拿出来了,我们还有啥理由躲清闲?”
“我也去!”年轻的小李不甘落后,“这堤坝是为我们自个儿修的,当然得卖力!”
“慢着慢着!”胥吏刘三被这阵仗闹得手忙脚乱,“每户只需一人!按规矩,每人每月还有三十文工钱。。。。。。”
“工钱?”李婆婆的儿子李大牛站出来打断他,“刘胥吏,这工钱我们不要!”
“不要工钱?”刘三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说啥?”
“我们不要工钱!”李大牛提高嗓门,“沈大人把自个儿俸禄都捐了,我们还好意思要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