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案子发生在北欧一个非常富裕的国家,时间是上世纪末,那件案子和你们遇到的这件案子非常相似,只不过凶手是个在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还是个著名的慈善家。
那是个阴雨绵绵的夏天,每次雨夜,都会发生离奇的命案,先后死了十几个人,这些人既有男也有女,既有老人,也有孩子,既有有钱人,也有穷光蛋,而且他们彼此间没有丝毫关系。
死亡原因相同,都是被人用铁棍之类的硬物活生生砸死的。
警方找不到杀人动机,也就无法锁定嫌疑人,因此案子一直悬而未破。
最后,他们好不容易在几名死者身上找到了凶手的指纹,可惜对比过很多很多可疑之人,都对比不上,终于又一个雨夜,凶手再次作案时,正好划过一道闪电,有人看到了他的模样。
根据目击者的描述,警方很快找到了与这个脸相对应的人,只不过包括警长、警察在内的所有人都不敢相信,一度还以为目击者提供了假信息。
因为这个人是当地著名的慈善家,每年都会资助很多贫困学生,还投资建学校,建医院,总之,没少做好事。
好在有一个年轻警察坚持按照流程办事,要按规定到这位大善人家搜索。
大善人知道这事后,为自证清白,也很乐意让警方来家里搜。
结果真的在这位大善人的地下室内找出了‘雨夜屠夫’所穿的衣服,和用来犯案的铁拐杖。”
邢教授的讲述思路清晰,表达准确,而且言简意赅,听到这里冯红林忍不住插嘴:“这位大善人就是独立性双重性格?”
“对!根据警方后来的调查,最近一年,大善人因为失眠,他的私人医生给给配了一种药,结果吃了这种药后,唤醒了他体内的另外一个灵魂,只是他自己并不知道。”
李文康又插嘴:“那后来呢!这件事怎么处理的?”
我也迫切想知道。
邢教授讲述这案例的处理结果大概也会是吴呈呈弑母案的处理依据。
邢教授继续讲述。
“后来这位大善人知道了整件事情,再又一个雨夜来临前,他选择留下遗书后,自杀了。”
这结果显然让在场的三人都没想到。
“这么说,邢教授你讲述的这案子,没有实际参考价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