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养天年,得以善终就好。
一举扭转太孙殿下在士子心中的形象。
所以衡量了片刻之后。
“便定在二月中旬,举行科举!此事便交由礼部全权负责,勿要让孤失望!”
方才定下主意,道:“此言有理。”
“凡孤中意者,皆可取进士!”
于是只得说道:“禀殿下,大明科举,常于四五月之间举行。”
被朱允熞点名,詹微不得不站了出来,此人老奸巨猾,若不是朱允熞点名,怕是他不会站出来表达意见。
“各地有国道相连,便是最偏远之地,也不过半月之路程。”
只是如何通往答案,却还需要朱允熞和诸多大臣集思广益,共同思考。
众朝臣自然不敢反对,否则便是同天下的士子为难,这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而且文官的势力来源与这些士子更是息息相关。
“当思之慎重!臣以为,当再往后延迟十日,定在二月中旬为上!”
<divclass="tentadv">“当无多少差错!”
但看到朱允熞脸上有些不满之后,立即又改口,将时间定在了二月。
这一刻,诸多大臣仿佛看到了无数士子各展所学,只为博太孙殿下认同的模样。
而这件事,朱允熞并不想同朝臣商议。
告知大明各地的士子,科举提前的消息。
自然拿出来的主意和章程,也更符合实际。
但朱允熞要办的事仍没有结束,时间是定下来了,但这一次,朱允熞开办科举,却打算破例一次。
一千人,那就是一千个进士!
自然不会反对。
而日子,就在这般紧张却又有序的时间中过去。
同时更是开始安排科举的场地、规制、侍卫。
大明自然也是如此。
科举,乃是天下士子的命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