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朱允熞却并不仅仅只从自己的身份看待理学。
更从整个大明的角度看待理学。
理学严重的束缚了大明的发展潜力,甚至可以说,华夏大地之所以会在接下来几百年中落后西方如此之多。
一方面是因为西方占据了地利。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理学发展太过昌盛,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捆绑束缚了所有人。
一个劲的钻研儒学,为的就是做官!
因为只要做官,在理学的思想下,天然就拥有了无上的权势。
哪怕是一地县官,哪也是县老爷!
下面的人根本生不出任何反抗的心思!
这样的环境,又如何不会催生出一众腐败的贪官?
朱允熞正是深知理学的弊端,所以才会如此坚定的想要为大明除掉这一弊端。
可在场的群臣百官并没有多少人支持朱允熞。
<divclass="tentadv">却有不少大臣明确支持方孝孺,站出来为理学站台,看上去声势浩大。
甚至更有不少藩王站了出来。
其中自然就有齐王、楚王、湘王等人。
这些人曾被朱允熞处罚。
而且经过了上一次的事情,他们也发现了,老朱在朱允熞杀了朱允炆和朱允熥之后,应当是不想再对宗室下手了。
否则不可能让安庆公主都好好活着。
而对齐王更是轻拿轻放。
故而,这些藩王越发的肆无忌惮,就差明面上把争储的心思说出来了!
因为他们知道,就算是失败了。
也无非是像齐王一样,小小的处罚一下而已!
因为老朱在朱允炆和朱允熥的事件后,不可能让朱允熞继续对藩王下屠刀!
更别说,现在他们是和老朱站在同一个立场!
因为在上方的老朱,也隐隐有着支持理学的意味在其中。
反而是朱允熞,同朝堂中的大部分人站到了对立面!
无论他说的内容到底有没有道理。
而方孝孺所反击的言论到底有多蹩脚。
这些都不重要!
朝堂之上,不是争论道理的地方!而是讲究权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