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大明军法明确规定了,擅闯军营者斩。
可没有规定,多高级别的官员,就可以不用守这个规定了!
没有,那就是不问级别。
常茂认为自己是为国办事,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经过允许,那便是违法。
他虽然心中不服,但又还真找不出反对的理由。
朱允熞正是咬定了这一点,才以此来压他。
新军是跨时代的军队,他也没有想过,要让这些旧时代的将领理解。
至少,在新军用赫赫战功来证明自己之前,这些人的不理解,不支持是理所应当的。
后世清朝被洋人用洋枪洋炮打开大门之后,想要改革都举步维艰,反对的阻力奇大无比。
更不要说,如今大明国力鼎盛,并没有亡国危机。
新军横空出世,与原来的军队完全不同,如何能让他们接受?
就算大明的思想,比清朝那些人开放一些,也没有开放到这等程度啊!
在大明的将军和官员们眼里,连刀茅弓箭都不训练,也能叫军队吗?
能上战场杀敌?
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朱允熞也从一开始,就放弃了靠口头说服这些人的打算。
他就是强制推行。
待到新军有朝一日,上战场打出战绩,立下赫赫战功,质疑的人,自然就得乖乖闭上嘴巴。
事实胜于雄辩。
也因为如此,朱允熞才拿开设军事学堂,训练新军的事和文官们做交易,希望尽量减少阻力。
他虽然对新军的战力充满信心,但新军从训练成军,到上战场作战,这需要不短的时日。
如果在此之前,因为反对的声浪太大,而被迫中止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
虽说燧火枪已经发明出来,相比弓箭有着巨大的优势,远非原来的火铳能比,滚滚时代浪潮再也难挡住。
但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没有专门训练出来的新军。
还是很难发挥出新式武器的威力。
从而大大拖慢大明从冷武器转向热武器转化的进程。
大航海时代即将来临。
这一步,他不希望被人打扰。
可意外偏偏出现了。
文官们遵守约定,没有出来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