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必摄也一直在离间蒙古与北契丹的关系,初见成效。
耶律罨撒葛与兀氏乞儿嫌隙以生。
只是以耶律必摄为首的东契丹并没有时间趁机捣乱,也没有来得及与蒙古达成协议,中原已经出兵倭国、高丽。
耶律必摄也不确定,蒙古人会不会答应与他们结盟。
耶律屋质摇头道:“暂时没有消息。”
耶律必摄欲言又止,说道:“听孛端察儿暗自传来的消息,兀氏乞儿更想与中原交往。他们真倒向中原,我们可是不妙了。”
耶律屋质对此也没有很好的办法,缄默片刻道:“这是最坏的结果,真要如此,我们只能退守东北,坐等天下之变了。”
换做十几二十年前,这个天下之变等得来。
当年耶律阿保机两次南下都损兵折将,先后被后唐李嗣源、李存勖打得落花流水,搁置南下之意。
结果等到了石敬瑭献燕云十六州。
现在?
除非罗幼度短命早亡,或许还有一线希望,不然等……不易于饮鸩止渴。
耶律屋质低声道:“陛下当须做好两手准备,决战之心不变,但真到了危难之刻,当放下一切,撤回东北,保住国祚。必要时,上京都可放弃,藏于山中。中原不可能不顾民生,长久消耗下去。只要国祚在,终有再度崛起的时候。”
耶律必摄肃然颔首,并未应答,但显然也有此意。
耶律屋质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厉色,狠声道:“倒也不用完全在意,大不了,鱼死网破,让阻卜再度无主。”
耶律必摄恍然大悟,说道:“于越无愧朕的子房、孔明。朕早些对于您重金暗地里扶持兀良哈有些异议,现在才发现于越老成谋国,处处料敌于先。”
他顿了顿,说道:“于越可以告诉孛端察儿,说只要我契丹渡过今日难关,朕将全力支持他成为漠北之主。朕那愚蠢的兄长都能扶植出一个漠北霸主,朕堂堂大辽皇帝就做不到吗?”
耶律屋质赶忙作揖道:“陛下英明!老臣这就安排。”
目送耶律屋质离去,耶律必摄揉了揉微微生疼的脑仁,目光落在了书桌一角的“万全阵”上,那是赵匡义进献的阵图。
他并不太精于兵事,但赵匡义此人给他极好的印象,契丹最有名望的僧人寺公大师曾评价赵匡义说他聪明好断,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有王佐之才。
王佐之才?
不正是为他准备的?
耶律必摄将赵匡义的阵图让麾下诸多百战大将评价,竟无一人能够挑出毛病。
“这阵图真的如此厉害?”
耶律必摄不由自主地将阵图平摊在书桌上,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黑影,巨大的阵图由前锋、殿后、中军、左翼及右翼组成,步骑弓弩车诸多兵卒有序列队,甚为壮观。
“可惜,此阵过于庞大,不便尝试!”
耶律必摄有些遗憾,赵匡义这万全阵成列开来,至少二十余里,兵马将士十万。
他们契丹倒不是没有这么多兵马,但是赵匡义凭什么指挥十万大军?
“将赵制诰请来!”
耶律必摄睡不着觉,便动了与寺公大师口中的王佐之才,彻夜长谈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