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问鼎十国 > 第六十八章 更乱的局势(第3页)

第六十八章 更乱的局势(第3页)

赵普将汴京的情况一一细说,看到傅裕泄露郭荣病情加重一事,眼中也闪过一丝意外,想不到自己一时结交的善缘,居然在这关键时候派上了用场。

细细看下去,看到了韩通在侍卫亲军司处处受制,心底微沉,韩通压不住侍卫亲军司,那现在汴京军方,岂不是赵匡胤一家独大?

接着往下看,看到了李重进贬黜一事,居然是赵家兄弟的杰作。

这遗祸江东的法子,跟自己那点检当天子有的一比。

罗幼度暗叫厉害,不过还是差了一点。

赵家终究是最后得利的一方,没能完全置身事外。

看到赵普顺水推舟,利用李重进帮助韩通掌控侍卫亲军司,拍案叫绝。

赵普这一招可不是单纯的让赵韩相斗,真正目的是告诉李重进真相。

李重进当了多年的大周军方一把手,哪怕是贬黜了,依旧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李重进如此大佬,会甘心吃这个闷亏?

反正罗幼度不信。

把赵普提前调回汴京,可是没选错人。

在这种权谋之争上,赵普确实有着极高的嗅觉以及应对能力。

有他暗中盯着赵匡胤,确实能够遏制赵匡胤趁着自己不在中枢时的势头。

不过……

罗幼度看着赵普写汴京局势,眉头忍不住皱了起来。

又看了一便,确实没写关于文臣方面的情况。

“这家伙,竟然将所有精力都用在军方了,文臣那边的情况居然几笔带过?”

“果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罗幼度没有半点犹豫,当即修书,让赵普不要只盯着赵家兄弟,不要专注于军方的动向。文臣方面也必须留意,尤其是范质、王溥这两人。

历史上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时候,绝无可能只得到武将支持,一部分文官是出了力的。

不过历史资料的记载有些含糊,有些隐晦,很多地方都用了春秋笔法,所以只能靠猜测,而无法下定论。

唯一能确定的是范质。

范质号称清风宰相,两袖清风的意思。

但是赵匡义当上皇帝以后,特地评价过范质说“宰辅中能循规矩、慎名器、持廉节,无出质右者,但欠世宗一死,为可惜尔。”

这个“但欠世宗一死”,足见范质作为郭荣最倚仗的托孤第一重臣,干了对不起郭荣的事情,还是那种需要以死谢罪的大事。

大周文臣一直以团结著称,相比武臣的钩心斗角,文臣在范质、王溥的带领下,团结友爱,相互扶持。在这以武为尊的时代,抱团取暖,并立前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