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些水果和零嘴,都是那些太太们送的。
他们都不傻,自然知道这是人家看在允衡叔(公)的面子上,但这也已经很厉害了,有种宰相门前七品官的感觉。
……
在邓大妹和父母还有弟弟妹妹们说着她这一两年的经历时,邓昌福夫妇也在跟父母兄弟说起了在京城的投资。
“爸,妈,九公给我们指的路,是在京城买房等升值。”
邓昌福满脸佩服的说道:“九公的眼光真是太厉害了,当年允衡叔考上北大,九公送允衡叔去学校报到的时候,就看中了京城那里的房子,后来在信用社贷了款后,就去京城买了房。
据九公所说,那座三进的四合院,他当年买的时候才花了四万五左右,现在十年过去了,那座四合院的价格已经涨到了五十万左右,那升值速度真是吓死人。”
官永英接话道:“九公的意思,是京城的房价还会继续往上增长,等过个十几二十年,房价可能还会增长几十倍,让我们把钱都投进去,能买多少房子算多少,到时房子升值可以大赚一笔,而且我们自己不住的话租给别人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这一番话,听得邓允强夫妇感慨万千,九叔这眼光真是绝了,房子买了十来年,价格翻了十多倍,这等于是把钱投进去,每年资金都能在原始基础上翻一倍,这生意确实划算。
儿子儿媳可是带了几十万去的京城,要是把房子买下来了,每年的房价还是以这样的速度去增长,那岂不是说啥都不用做一年就能多赚几十万?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他们家就发大财了。
想到这里,邓允强叮嘱道:“阿英,九公这次指点,估计能让你们赚上千万,你一定要把允嵩婶照顾好了。”
官永英点头道:“爸,我知道的。”
……
次日。
腊月廿九。
族人们都集中到祠堂开族会。
首先是给族中的优秀学子发放助学奖励,其中最耀眼的仍然是小冬儿,稳坐年级第一的宝座,拿到的奖励也是最高级别的。
此时,底下张秀萍、顾采薇、裴青花三个妯娌坐在一起。
看到小冬儿上台领奖,顾采薇笑着夸奖道:“小冬儿读书真是厉害,这年级第一的宝座一直没人能够撼动。”
裴青花也笑着夸奖道:“确实厉害,我听她三叔说了,小冬儿和冬子就读的这所小学,原本就是全市最好的小学,而小冬儿又连续几年都是全年级第一,含金量毋庸置疑,只要她上了初中和高中以后不分心,那国内的顶尖大学随便她挑。”
张秀萍精神焕发的笑道:“希望她上初中以后,还能保持住这个成绩,要是真能像她二叔和三叔那样考上清华北大,那我跟她爸这辈子就没什么遗憾了。”
其他族人,少不了也是一番赞叹。
很快,助学奖励就发放完了,邓世荣登台发表了一些鼓励的话,接下来就到了大家喜闻乐见的环节——分红。
分红的金额仍然不变,还是一股2000块钱,念到名字的族人们都是高高兴兴的上台领钱。
这样的分红场面,张秀萍见到了,自然不足为奇。
顾采薇同样见过一次了,只有裴青花是第一次见。
刚开始都是一两万两三万的分红,越到后面分红的金额就越大,等到后面分红金额高达十万以上的时候,哪怕已经有心理准备的裴青花,都不由得感慨道:“咱们那耶邓氏,还真是有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