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两个重点。
一,受害者与凶手的矛盾:为何互相都不认识,阶级也不同,却能产生同一种矛盾,且让人愤怒到杀人!?
二,凶手是如何与其余‘同类’取得联系的!?
你要是想找人帮自己杀人,你会在大街上,扯着嗓子说自己想杀人,谁来帮帮你?
不会,甚至说,不会给任何人说!
那么问题来了,在话语不说的情况,对方是如何做到,能精准找到有同样目标,同样矛盾的‘同类’?
别说杀人凶手了,就是徐浩,在脱下警服,不扯着嗓子喊的情况下,找其余四个不认识的警察都挺费劲。
“对方存在一个能联络到‘同类’的平台!”
“这个平台可以是网络,比如企鹅群,也可以是某些组织,但不论是如何,对方必然会有一个交换信息的中转平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徐浩沉思半晌,一句肯定的话语说出!
在没人会主动透露自己的情况下,唯有中转平台能将两者联系在一起!
“那矛盾点呢?”
王金抬头询问,对刚才的话,他表示赞同,但矛盾点,众人商讨半晌也没讨论出来。
徐浩没立马回话,他抬头,看着小黑板。
黑板上有着受害者的信息,有制定下的目标,有计划,更有侦查方向。
【张萍,女,四十八岁,荣福街道307号住户,口风不好,喜欢嚼舌根,管不住嘴。】
【张恬,男,五十一岁,307号户主,性格沉默寡言,无不良口风】
【赵莉,女,三十一岁,平华小区b栋601号住户,口风良,热心,帮助过很多人,口风较好。】
【。】
受害者有九人。
九个人,性格几乎没有相同的!
有的和蔼热情,有的尖酸刻薄,有的喜欢嚼舌根,甚至还有几本不怎么开口的
“人数太多,其中很有可能是无辜被牵扯进的人。”
徐浩沉思片刻,他示意众人看向受害者伤痕的照片。
“凶手的恨意很浓,杀人时,在感到不解恨的时候,恨意会溢出,会牵连到周围人。”
“比如说赵莉的三岁女儿。”
“你们觉得他会得罪凶手吗?”
受害者中,其中有一个刚满三岁的孩子,对方连话都说不明白,就算本身是熊孩子,那岁数不够,也熊不起来。
“但这孩子还是遇害了。”
“她得罪不了凶手,但凶手的恨意依旧发泄在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