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变化的过程,没人能看得到!
如果说是身体器官成熟与否占比较大。
那也可以换一个对比。
十八岁,对比四十岁!
两者间的思维,在同一个人的基础上,是否会有差异?
有!
差异会很大!
在四十岁的自己面前,十八岁不管做什么,都会感到幼稚且可爱。
为什么?
明明身体都相当,明明器官成熟,大脑一样的构造,明明四十岁的身份可能都累垮了,没有十八岁朝气蓬勃,但为何思维就会差距那么多!?
“因为阅历!”
“也就是你的潜意识收集的信息数量。”
徐浩再次开口,顺便看了眼面前忙的不可开交的赵谦和李响。
“十八岁的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摸索于‘未知’所说的一切大话,都是基于‘已知’。”
“而四十岁!”
“十八岁的‘未知’是他们的已知,十八岁的‘已知’,只不过是他们‘已知’的一小部分。”
“举个信息影响思维的例子。”
看着王超迷茫的眼神,徐浩摇摇头,想了想再次开口道:
“你十岁的时候,你听到一起灭门惨案,那时候你会害怕凶手,觉得凶手真坏。”
“但是二十的时候,知道了这起灭门惨案之所以发生的原因,是因为受害者母女共同欺骗一个老实人的彩礼钱,并且将这老实人一辈子的财产全部卷走还要离婚,你这时的情绪便会有所变化,变成受害者该死,但凶手偏激了,应该让对方生不如死。”
“但当你五十岁,体验过了岁月磋磨,知道了攒钱的不易,体验过了社会的毒打,你在看这起案子,你就是另一个心情了,你会做出评价?不,那时候的你只会心情复杂,什么都说不出!”
“这就是信息量影响思维的本质!”
“阅历是需要时间进行增加的!”
徐浩一字一句的说道,王超听着听着,眉头皱的越来越深。
这就相当于,潜意识收录了信息后。
归纳总结出了对某件事的经验,随后这件事融合到思维中。
比如你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三次,那么信息收录后,便会让思维知道这里有个深坑,会选择绕道而走。
之后你绕道走完后,看着在这个坑摔倒两次的年轻人,便会基于自己绕道而走没有摔倒的基础上,看着坑里的人便会产生一种优越感。
“而这个时间,一般是”
徐浩一顿,随后再次开口,“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