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1982从香江开始 > 第330章 正事(第3页)

第330章 正事(第3页)

总会在香江的影响力骤减,最近几天又多了批墙头草向电影协会靠拢。

记者更是像苍蝇般围着施楠生打转,舍不得买机票去东洋采访翟远,便寄希望从她这里打听到翟远在爆炸案当中的详细情况。

施楠生靠在椅背上,无奈叹口气:“这位老板真是一刻也不肯消停呀……”

…………

不肯消停的翟老板,仍在搞事的路上继续狂奔。

九月中旬。

《迷失东京》在东洋建组,顺利拿到各种拍摄审批的手续以后,剧组正式开工。

自聘请安东尼-霍普金斯花了大笔预算后。

第二笔大额支出,来自机器购置。

剧组来东洋带的设备并不齐全,翟远大手一挥直接鸟枪换炮,给张婉婷和罗启瑞配备了一部ARRL集团今年最新款的第四代Arriflex35BL摄影机。

此时香江电影圈,大多用的还是日产JVC的旧款机器,画质、分辨率和色彩深度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尤其在低光环境下,噪点和图像失真非常明显。

这也是早期港片如果没有高清修复,总感觉蒙了层灰雾或者闪现光斑,偶尔还有莫名其妙的吱吱声,则是机器运行中摄像头与磁带的运转的机械结构引入的不必要噪音。

新买的第四代Arriflex35BL在这些方面有了巨大改进。

至少卖机器那小子是这么跟翟远说的。

号称是提供超过4K的分辨率,调色范围巨大景深巨小,无声级精密度完美解决了噪音问题。

关键是这一代机器终于适配了数字化的‘导演监视器’,可以实时监控片场画面,监视器分辨率也达到480P,极大提升了片场的团队协作和沟通决策。

电影圈早期也有导演监视器,但用的都是模拟信号,没办法做到画面实时传输,甚至稍有干扰信号就会中断,再就是监视器色彩偏差极大,导演根本没办法判断镜头色调和灯光效果,还有最差劲的一点,早期监视器体积巨大,需要搬运到现场,徒增不便。

所以只在美利坚流行过一阵子,根本没传进香江。

“以后你们这些导演,就能坐在椅子上透过这块屏幕,将片场所有状况尽收眼底了。”

翟远敲了敲此时体积相当于电视机大小的监视器,向张婉婷科普这个新鲜玩意儿。

说完又财大气粗补充一句:“先拍几场戏试一下,如果这部机器效果好,以后公司的设备全部迭代。”

摄像师罗启瑞小心翼翼摩挲这部价值几十万港币的新机器,眼珠子都快陷进去,十足十的发烧友。

张婉婷欲言又止。

看男友满眼欢喜的模样,最终还是没开口,心里叹口气想着预算又少了一大笔。

实际上。

电影拍摄只是一方面。

翟远挑这部最新款的Arriflex,另一原因则看中其宣传中说到的,高质量图像捕捉。

意味着原始素材能保存的更好,避免过多的失真和画质下降。

胶片转换成VCD播放的光盘,损失清晰度是必然的,只有摄影机足够过硬,画质方能够最大限度得到保留。

这也是以后自家光盘的竞争优势。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