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乐了:“外地人吧?燕京拢共就这几家电影院,怎么不好找。”
翟远笑着说声没错,望向一旁黑板写着的放映片名。
“甭看了,这场放的是《保密局的枪声》,眼瞅着就要散场。”大姐嗑着瓜子讲解道:“下一场是东洋电影,高仓健的《幸福的黃手绢》,你现在买票马上就能进去。”
翟远一听这片名,果然都颇具时代气息。
“没有《少林寺》之类的新片吗?”
“武打片白天放过了,晚上学生居多,小情侣在一起爱好看个文艺电影。”
翟远深以为然的点点头,扭过脸问李赛凤:“看一部东洋片怎么样?”
李赛凤嗯了声:“我还没看过东洋电影。”
两人交流说的是广府话。
卖票大姐多看了翟远一眼:“嘿!还真是外地来的,广府人吧?”
翟远笑道:“这都能看出来?”
大姐说:“瞧你们穿着打扮就不便宜,现在就属你们广府有钱人最多。”
“那不也得听首都的话嘛!”翟远笑着说完,又开句玩笑道:“麻烦您给拿两张朱时茂的电影票。”
“朱时茂?”
“朱时茂就是高仓健嘛,你看他俩长得多像。”
大姐被逗乐,盯着海报上的高仓健笑道:“哎你别说,这俩人还真有点挂相。”
外语片比国产片定价要贵,两张《幸福的黃手绢》票价一块八。
趁着还没散场,大姐又跟翟远唠道:“现在物价涨得太快,我以前跑片的时候,票价才一毛钱一张,这才过去几年,一下子翻了十几倍。”
翟远好奇道:“您还干过跑片?”
大姐说:“干过!单位那时候有指标,要丰富农村老百姓的娱乐生活,我就骑个自行车拿着拷贝往乡下跑,一天能跑三四个村子。”
翟远问:“白天放不了吧?”
大姐说:“放不了,都是露天公社的大院,白天光线太亮。”
翟远回忆起小时候,自己也经历过在公社院子里看电影的画面,脸上露出微笑。
“那您是为人民服务了。”
“这话你可说对了,要不是为人民服务,一个月几块钱的补助谁愿意去。我们跑片放映那时候,一个月蹬坏一辆自行车常有的事儿,现在一下雨膝盖还疼呢。”
跟大姐在影厅门口唠了几分钟。
帘布掀开,影厅里观众们三三两两走出。
这一场放的《保密局的枪声》,观众还都是中年人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