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远口若悬河说了一套。
何子朗用四个字就解释清楚:“即是让我做利益掮客喽,讲得这么复杂。”
翟远默不作声点点头。
哦!原来那个字念掮啊!
利益掮客,此时香江这一套尚不成系统。
等到后世一些大企业,会有一个专门的岗位分类,或称呼作‘商业战略竞争策略’部门,让企业拥有高层话语权。
何子朗叹口气说:“突然间觉得一万块还是拿的太少。”
…………
下湾村的事终于告一段落。
翟远在村里挑了两个新房头,让他们听何子朗吩咐做事,偶尔再窜出来几个耍无赖的村民,已经不用他亲自挂记。
之后就轮到新记的施工队进场,建厂房宿舍,起一间占地7万平米的工厂。
当然未必要彻底建成,只要先把流水线厂房做起来,已经可以生产第一批VCD和光盘。
负责工厂图纸的工程师粗略估计,这个过程大概四到六个月时间。
所有人都忙碌起来。
翟远也很忙。
关伟明和陶宗颐特意拿着一台样品机和新烧制的光盘,赶来九一娱乐见翟远。
陶宗颐亮出一部只有办公桌四分之一大小的家用VCD。
“翟先生,我们的技术骨干在工厂又完善了新的产品功能,目前的VCD和新光盘的匹配度接近百分之百,容量装进去一部电影绰绰有余。”
翟远在办公室里试了试新机器,碟盘放进去以后播放非常丝滑。
最关键是没有当初第一代时的噪音,整部电影看下来,光盘上见不到任何划痕。
已经有了后世印象里的模样。
电影放完,陶宗颐又小心翼翼的将机器收起来。
一旁的关伟明脸上同样难掩兴奋:“老实讲,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一个高科技产品从无到有,去年翟先生你跟我讲一张碟片可以当录影带来用,听起来好似天方夜谭。目前这张碟片造价不到十块港币,如果将来投入量产价格会更便宜,工厂的技术员做测试,一张光盘播放了三千多次还跟新的一样,单凭这一点以后流入市场也足够打垮录影带!”
其时录影带技术已经几乎没有可以突破的地方。
光盘存放几十年依旧如新,但录影带的寿命只有三五年时间。
陶宗颐不太赞同的说:“如果说使用寿命,录影带几年时间其实已经够用了,最关键是技术突破。”
关伟明想了想似乎是这个道理,家用产品几年迭代时间一次也很正常。
“使用寿命不止是技术突破,也是一个不错的宣传方式。”
翟远笑道:“将来做营销时,拍一条广告片,一对夫妻从谈恋爱到结婚,接着生小孩,孩子长大成人、子孙满堂,最后画面一转,这对已经长白头发的夫妻拿出一张光盘放进VCD,全家人重温几十年前所有场景……录影带敢不敢这样宣传?”
关伟明和陶宗颐想了下那个画面,两人都忍不住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