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70年代以后便不允许上映政治片,理由是损害邻近地区关系,因此戏院的左右界限就比较模糊,大家一切向钱看齐。
所以更多的中立戏院,以佳禾、银公主为首的院线,更想通过这件事提前知道,电检处究竟对咸片审核是什么态度,至于1024死不死无所谓,当然死了更好。
不过一群院线、戏院的老板把电话打给报馆拿料,大多一无所获。
得到最多的回复是:
“你们有没有举报抹黑过1024?”
“当然没有!”
“那就最好不过,这个年轻老板不一般,千万不要得罪他,总之其他事明天看新闻便是。”
记者们亲眼目睹了翟远在现场一呼百应的场面,苦口婆心劝解。
翌日。
1024的新闻登上了香江三十多家报馆的大小报刊。
稳坐本月热搜榜榜首!
哪怕不关注这件事的路人,也不自觉接受着信息冲击。
‘张国容《烈火青春》下画风波以后,加入九一娱乐又令《挡不住的疯情》下画,中环三太子或成电影克星。’
远在东南亚国家开演唱会的张国容无端背了口黑锅。
‘1024今日连映《疯情》《借种》《惊变》三部咸片,老板翟远言辞激烈怒斥卫道士,称高雅不是装的,并喊话要打造咸湿五月天。’
“《挡不住的疯情》下画原因浮出水面,电影圈内斗不休,恶性竞争令人不齿。”
“电影圈举报抹黑1024戏院,原因竟是其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和环境。翟远:有能耐去使,没能耐去死。”
“屋邨仔惨遭校园霸凌,两年后晋升影坛大亨。翟远一路坎坷无人相助,今日终成神童远。”
……
铺天盖地的报道,从各种刁钻角度吸引读者眼球。
舆情传播上有个词叫‘光环效应’,大众通过刻板印象,过度的将当事人或事件进行标签化,给对方套上一层光环,以至于不关心事情真相。
翟远现在正站在光环当中。
…………
佳禾办公大楼。
邹汶怀和几位骨干坐在会议室,正就此事发表看法。
“雷爵坤太过分了,居然用举报这种低劣的手段。”
董事经理梁丰身为自由总会副主席,这次竟帮翟远说话,可见舆情发酵的程度。
不过他接着又说:“但是1024戏院那些观众也是神经病,居然跑到自由总会门口抗议,要求解除翟远的封杀令,就事论事的道理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