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 第390章 ITER会议上的发难(第3页)

第390章 ITER会议上的发难(第3页)

“合肥……”

瓦西里喃喃自语,眼神忽然锐利起来:

“洛珞!那个年轻人!他离开合肥去了哪里?万明远的托卡马克EAST被停了!如果洛珞在黄泽岛上主持的也是聚变项目……”

一个大胆得连自己都心惊的想法成型:

“他们难道放弃了合肥的EAST路线,要在舟山全力押注某种基于激光点火技术的聚变……实验装置?”

“可这规模,这防护等级,已经超出实验台的意义了!他们要干什么?建造一个…示范级的聚变能测试平台?!”

“不,不可能。”

他连忙摇了摇头,把这个荒谬的想法抛出脑海,就凭他们?绝对不可能。

五角大楼会议室,海军情报局的代表指着白板上的舟山港物流清单:

“重点不是集装箱的数量,而是里面的东西!振华的精密构件底盘、超高纯度石英玻璃、大规模液氦消耗——这些都是构建极端物理环境容器的特征材料,看看他们地基的强度?足以支撑巨大的内部压力。”

能源部的专家皱着眉,很是疑惑:

“惯性约束聚变装置需要极端峰值功率的能量输入,他们的能量来源呢?如果这是一个激光聚变装置,按照他们核心区的面积和这种冷却模式,其激光器阵列的规模必须远超NIF,才能支持起一个能产生工程意义的能量测试平台结构。”

“这太激进了,ITER都还在建磁约束堆。”

“或许是某种混合路线?”

有人猜测道:

“结合了磁约束和惯性的优点?合肥等离子体所多年的底子在EAST上积累的经验呢?他们试图整合出一个真正的工程原型?但能量增益呢?他们实验室的突破达到了什么程度?”

会议室里陷入沉默,他们推测这支团队在合肥成功实现了某种原理验证,然后迫不及待地想将这个成果放大到工程级进行实用化测试。

没有人会想到,洛珞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那个“不可能完成的目标”——在三年内完成一个可进行点火验证的工程堆,更不认为他已经取得了足以支撑建堆的决定性突破。

不过,尽管他们对此一头雾水,绞尽脑汁也想不通,这座岛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随着工程的动静越来越大,终究还是被他们发现了端倪。

……

1月份一个异常寒冷的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风短暂吹散了黄泽岛上空的浓雾。

就在这短暂的窗口期,俄罗斯一颗运行在地球静止轨道的GEO-IK-2型光学卫星在执行例行拍摄时,其配备的多光谱传感器捕捉到黄泽岛核心区方向,在极短的时间内爆发出一簇异常的能量辐射。

数据传回俄科院后,光谱分析专家在排除自然现象后,愕然发现——那是一种高度集中在深紫和近紫外波段的、具有高度相干性的光!

“激光!是激光!”

得到消息的莫斯科分析中心炸开了锅:

“非常高能、极高指向性的激光脉冲!他们果然在岛上建造了巨大的激光器阵列!这是在调试?还是在……进行某种测试?”

这个意外的证据,几乎瞬间锁定了之前的猜测方向——岛上进行的项目,必然与高能激光及其应用的尖端物理研究紧密相关。

而所有的外围信息,合肥、EAST被停、洛珞的行踪、材料特征、都强烈地、不可辩驳地指向了那个目标——聚变能工程。

最终,在大西洋彼岸和乌拉尔山两侧,独立分析得出的结论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同一个方向:

美国情报评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