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概念的视觉表现力没问题,但驱动它的原理是什么?剧本里只说是‘暗影族’借助土卫六的潮汐力量和窃取的聚变能量制造。”
“潮汐力量来自土星引力场,非常宏大但相对稳定可控,单纯靠潮汐力撕裂空间形成稳定到足以供舰队穿越的虫洞,能量需求远超聚变电站的量级,基本不可能实现。”
“而且如何定位另一端在地球附近?”
他看向刘明:
“刘总监,在《流浪地球》里,我们尽量让行星发动机的设定有现实基础,这里也一样,空间通道的设想可以保留,但触发机制要更合理。”
“或许可以考虑,‘暗影族’利用一种特殊的中微子信号装置,在大量聚变能量的驱动下,试图短暂地‘软化’或‘共振撕开’土卫六与地球之间空间中某个预设坐标点附近的时空结构,形成一条类似不稳定‘量子泡沫隧道’的临时通道。”
“它危险、不稳定,需要舰队高速冲刺才能强行通过。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必须是在‘龙腾城’附近——因为只有这里有他们秘密积聚的大量聚变能量储备。”
刘明闻言立刻眼睛一亮:
“这个好!不稳定隧道意味着巨大的视觉特效空间——扭曲的光线、破碎的星舰、被时空湍流吞噬的‘影卫’,都比凭空一个大洞更震撼,物理逻辑上也更容易接受。”
“虫洞生成过程中的强引力波动和辐射泄露,也能解释路明烛之前巡逻时的‘异常信号’。”
“对”
洛珞点头:
“把这个触发装置设定成他们秘密建造多年的庞大工程,核心部件深埋冰层下,依赖聚变电站供能。”
“路明烛他们要破坏的,就是这个装置的‘点火核心’或者能量传输枢纽。这样,张磊少校的牺牲场景才更有分量——他是在阻止一场足以撕开空间、威胁地球安全的超限操作。”
李航问道:
“洛导,那张磊牺牲的情节,您之前也提过要重新构思?是觉得不够真实吗?”
洛珞语气放缓:
“原剧本里,张磊在混乱中被流弹击中牺牲,比较偶然,作为一场高潮前的关键牺牲,感染力可以更强烈一些。”
“他在指挥强攻高官藏身的堡垒或是在掩护陈敏接入‘陷阱’系统时,可以设定成必须手动关闭一道即将切断陈敏信号通道的应急能量闸门,或者是在通道口阻挡蜂拥而至的强化‘影卫’,为陈敏的最后几秒争取时间。”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任务的危险性,并且在牺牲前能和陈敏或者路明烛有简短却有力的通讯交流,留下一点关键信息或鼓励。这样他的死更具价值感,也更悲壮。”
王蕾立刻理解:
“我们明白了,要升华这个牺牲时刻,张磊的死亡不仅是为了保护同伴,更是扭转战局的关键一环,我们可以强化他在正面强攻路线的决绝和指挥能力,为他在最终时刻的抉择铺陈。”
洛珞环视众人:
“科幻的骨架是设定,血肉是情感和冲突,原剧本的感情线和核心冲突是好的,我们需要做的是给它们套上一套更结实、更有质感的‘科幻外甲’。”
对这点他有着十足的自信,以现在的国产科幻,基本上只要特效足够,就能让观众买单,一旦设定坚实,就有了卖爆的可能,如果再加上剧情冲突,那无疑又是一部精彩的大片。
“细节上的科学可信度能让观众更容易沉浸在那个世界里,让路明烛他们的反抗更加真实有力。”
他站起身,将修改建议汇总的文件推给王蕾:
“王老师,团队对设定很了解,这些核心逻辑调整到位后,具体的台词、场景衔接,你们可以放手施展。”
“视效方面和刘总监保持紧密沟通,《流浪地球》的道具和物理特效团队都可以用起来,确保武器、飞船、基地这些‘硬件’的视觉呈现也符合新设定的基调。”
“辛苦各位,时间紧迫,我们尽快拿出修改版的分析大纲。”
王蕾等编剧也站了起来,脸上已没有了最初的紧张,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挑战激发出的专业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