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物业虽然是隶属万达集团名下,却是一家独立运营的子公司,跟万达地产、万达广场都不是同一个管理体系。
成立时间越久,规模越大的集团都有个通病,让他们名下各部门,或是各子公司合作,比跟外人合作都艰难。
手续特别繁琐,流程也特别久,说的好听是为了避嫌,实际就是在踢皮球。
何况还是物业公司,基本一个小区,一座商场就是一家子公司的子公司。
如果直接让万达集团投资,物业公司大概还会出工不出力。
因为集团公司投资,钱是自己到集团账上,再由集团公司分发给物业公司。
虽然物业公司赚到钱,也要上交集团公司,但第一手钱远比第二手钱,更有操作空间。
就像赚到钱了,是不是要发奖金?是不是加工资?是不是新增设备?是不是要增加人手?这些都是油水,也是权力。
只有物业公司吃饱喝足,才会把所剩的盈利,按照一定比例上交集团公司。
假如让万达集团参股,还要让他去命令物业公司跟他们展开合作,中间多了一道流程,不如让物业参股。
当前的充电桩行业,就像早些年的共享单车,市场快速增量,各品牌如雨后春笋一一冒出。
下手越快,就能抢到越好的位置,占领越多市场,孟常坤不想把时间浪费无意义的流程上。
老孟的有理有据分析利弊,陆良嘴角带笑,看向小王:“学会了吗?”
小王把头撇到一边,表示不服,但却走到一边电联老王,告知孟常坤的想法。
过了一会,他回来说道:“就直接让万达物业参股,老孟,你跟他们去谈就好。”
孟常坤笑着点头,又询问陆良有没有要补充的,陆良摇头:“你自己看着办,不用管我,最近挺忙的。”
他努努嘴,看向桌上的邀请函,外滩金融峰会将于明天举办。
为期三天,共展开31个议题,六场封闭座谈会,还有两场公开讨论会。
陆良受邀参加了两个议题的封闭会,分别是科创板调研组,以及调整创业板涨跌幅限制讨论组。
听这两个议题名字都知道,突破10%涨跌幅限制,应该已经确定了,但科创板要不要成立还需要讨论。
“好像谁没有被邀请一样。”
小王得意洋洋,表示自己也是金融科技公开会的邀请者。
之前万万没有想到,这种大佬云集的会议,竟然也会邀请他。
虽然邀请函来的比较晚,不像陆良几个月前就收到邀请,感觉就像临时决定叫他过去凑数。
但起码是被邀请了,说明在大会组织方的心里,他王某人,也是金融科技领域的一员。
“放贷就放贷,还金融科技,真他吗会取名字。”
陆良脸上写满嫌弃,虽然他发家致富的第一笔启动资金,是依靠网贷、信用卡还有房款,但并不妨碍他鄙视这玩意。
几年前,如果有人问,科技的尽头是什么,可能会众说纷纭,意见不一。
但现在这个问题,已经有了个确切的答案,科技的尽头是放贷。
这年头,但凡跟互联网沾边,哪怕只有个APP的企业,都开通了借贷功能,或辅助借贷功能。
美其名曰,金融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