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百年前那些买办,他们估计也是以先驱者的名义说服自己,以只有西方能拯救水深火热华夏百姓之名为由,心安理得的干着出卖国家国土国民的勾当。
“资本没有国界之分。”
陆良轻飘飘的一句话,成为攻破威尔森心理防线的最后一击。
他沉吟片刻问:“你打算怎么分配?”
“天星80%,小摩20%,以后视情况再引入新的机构。”陆良说道。
“不够,起码要40%。”
威尔森解释道:“我需要有足够多筹码才能说服投资人,让他们相信,这家投行以后会跟天星投资名下所有资产整合,助力它成为横跨东西两大陆,唯一一家影响力波及全球的超级财团。”
当陆良连报价都不听的时候,他就知道,小摩入股天星投资已经是没可能。
说服陆良同意入股太难,还是说服投资人相信投行跟天星会进行资源整合,比较简单。
只是这个过程可能会很漫长。
五年,十年,二十年都有可能。
虽然是谎言,但站得住脚,也经得起推敲,毕竟以后的事,谁说得准。
陆良失笑,沉吟片刻答道:“可以,但30%最多。”
“这叫可以?”
“要不要?”
“要!”
威尔森梗着脖子,十分硬气。
陆良说:“那就谈谈第二个条件吧。”
威尔森愣住,没好气说:“白送你三百亿美元,这种事还要谈?”
按照陆良自创的3+20N收费模式,三百亿美元的入门费就是九亿美刀。
这笔钱是稳定的收益,无论盈亏,哪怕基金亏得到一毛不剩,九亿美刀也会被陆良装入口袋。
陆良说道:“量化领域我们刚涉及,首期的管理资产总量,之前也只是暂定100亿美元。”
威尔森眉头紧锁,近乎哀求:“时候也不早了,我也不跟你绕圈子,真心希望你能额外再加百亿美元,少了我交不了差。”
他们在伦敦金市场爆亏239亿美元,这个窟窿,根本不是几亿,十几亿美元的份额能够解决的。
他也不指望量化能像私募那样,平均一个月有10%的盈利率。
但凡有5%,他就心满意足了。
两个月时间就是10%,百亿美元就有十亿美元的收益,一年就有120亿美元。
再加上小摩跟天星联合成立投行,剑指影响力涉及全球的超级财团这个大饼,勉强能跟投资人交代。
只要陆良不在公布Q3报的时候,扇阴风,点鬼火,小摩应该是能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