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张表上,都漏了一个步骤。”
卓宛白眨了眨眼:“嗯?漏了什么。”
眼神微微一凛,宋隐道:“凶手给李虹发好友申请的时间,以及李虹加上凶手,给他发微信的时间。”
被宋隐的话点醒了什么,卓宛白蓦地瞪大眼睛,随即打开手机的工作文档翻找起来:
“有了……李虹是在凌晨1点06分35秒,给凶手发的那条‘感谢提醒,应该是我的车,我这就下去’。”
卓宛白的声音不由拔高几分:
“诶?不对啊!这个时候,李虹才刚刚进家门!
“这还只是李虹回消息的时间,凶手给她发好友申请的时间只会更早!
“凌晨1点5分,凶手看着李虹从自己面前经过。
“可是过了仅仅两分钟不到,他就给李虹发了车灯没关的消息……这、这太古怪了吧!!
“现在的实际情况,确实是李虹先点了香,再下楼关车灯的,这中间隔了足足有20分钟!
“但凶手怎么能确定她会这样做呢?李虹看到微信,完全可能先出门关车灯,再回家点香啊!
“凶手其实根本没有给李虹留点香的时间呐!”
关于李虹案,目前只召开过一次案情会议。
由于案情复杂,疑点繁多,时间又紧张,连潮也就尚未来得及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完整地犯罪现场重建,关于凶手和死者的行动线,也还没有进行细致的拆解。
因此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个关键细节,以至于对凶手的行为逻辑有了误判——
李虹两次出现在地库的时间间隔是20分钟,香炉里有很新鲜的香灰,由此推测这期间她是去点香做仪式了,进而倒推凶手放走她,是为了让她点香,乍一看确实合理。
可如果把时间线继续拆分,注意到凶手发好友申请的时间点,这个理由一下子就站不住脚了。
此时宋隐再道:“不仅如此,如果凶手第一次放李虹离开,是为了让她点香,还得有个前提——
“凶手一定观察过李虹一段时间,确保她每晚回家后,都会雷打不动地,第一时间就赶去点香才行。
“至于这个前提是否成立……
“走吧,再去李虹家看一下。”
三分钟后,宋隐和卓宛白来到了李虹的住处。
有时候会感觉房子是活的,是主人的伴生物。
一旦主人离去,它便成了被抽干精魂的躯壳,快速衰败起来——
李虹去世不过短短几日,这间房子的墙角却已结了很多蛛网,看起来破旧了很多。
房子的布局很简单。
玄关是一条窄而短的走廊,正对着门的走廊尽头,是那幅奇怪的画、满墙的护身符、以及一个香炉。
进门左手边是一面墙,右手边则是一排储物柜,在靠近大门的地方,留出了一条通往餐厅与客厅的过道。
客厅的尽头便是阳台了,那里种了许多植物,现在却已开始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