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果然睡了一个好觉。
第二天的早饭是刘秀禾起来煮的,还破例从屋子里拿出一个鸡蛋,给杜月煮了一个水煮蛋,这是杜月怀孕独有的待遇,以后每天都会给她煮一个。
杜月有些感动也很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个开明和蔼的婆母,不像她在娘家,爹娘都紧着下头的弟弟,不说鸡蛋荤食了,她们连上桌吃饭的资格都没有。
嫁到唐家以后,不仅丈夫疼爱,公婆也都是明事理的人,至于小姑子也不难相处,这几天更是越发说得上话了。
杜月是真觉得自己现在的日子是前所未有的好。
绮罗还在为自己要当姑姑了高兴,不曾想,她爹和她娘转眼就合计起了她的婚事。
夜里唐国华睡在床上,突然开口提起,“绮罗也不小了,也该给她相看个人家了。”
村里的姑娘嫁得早的,十五六岁就成家了,唐绮罗如今17,也确实到了该嫁人的年纪。
刘秀禾也不是没考虑过,只是想起今天在路上听到的话不免叹了口气道:“我心里本来是有个不错的人选,就是唐河,但昨天在路上碰到唐河他娘,说是已经定亲了,定的是村西头的妙闺女。”
唐国华皱了皱眉,“那就再找,找王婆子问问。”
王婆子是村里惯会做媒的人,村里要上门说亲,都会找她给打听介绍一番。
刘秀禾点了点头,“嗯,我晓得,我明天就去问问。”
刘秀禾看中唐河不是没有原因的,唐河是家中独子,又是村里知根知底的,人也长得孔武端正,而且他家还有好几亩良田,等绮罗嫁过去,怎么也不会受苦。
就是没想到她们家竟是看上了妙闺女。
刘秀禾也就是有些惋惜,毕竟是自己疼爱的幺女,若是能嫁得近些,那自是再好不过,万一在婆家受了委屈,还有她爹和大哥可以给她撑腰。
但望眼整个唐家村,也就数唐河家条件还不错,再看的话便是隔壁的几个村子……
刘秀禾惦记着这件事,第二天就寻了空闲去找了村里的王婆子。
绮罗对她爹娘要给她相看未来夫婿的事还毫不知情,她如往常去给地里的爹兄送水,还有新鲜出炉的烙饼。
最近地里活儿多,两个大男人光靠早上的一碗红薯稀粥哪里顶饱。
饼是绮罗亲自烙的,里面放了一点点葱和猪油增香,不说吃饱,垫个肚子总是能的。
唐国华和唐忠三两口吃完了饼,又喝了水,就又去地里忙了。
绮罗提着篮子回家,路上顺手采了一把野花,打算拿回去装点一下自己的卧房。
走进村子里时,绮罗抬头就看见远处一个被青砖围起来的院子,里面是几间瓦房,而此时那中间的房顶上坐了个人。
村子里盖的基本都是瓦房,但围院子的没几个,最多就是拿着木头或者竹片在周围插上一圈,也就是个院子了。
绮罗这两天往地里送水时都会经过这院墙,但不知道里面住的是谁。
此时见着房顶上那人,倒是有些惊讶,竟然是唐骁。
唐骁离开唐家村五年,村里的房子久不住人,无人打理年久失修,一到下雨天就漏个不停。
回村两个多月,唐骁把屋前屋后都慢慢修整了一遍,最后等他的脚好了些才抽出时间来换这头顶的瓦片。
日光正盛,唐骁换好最后一片瓦正准备从房顶下去时,抬头就看到远处的田埂边上遥遥走来一人。
穿着灰白色的棉衣,浅蓝色的裙摆,手里还挎着个竹篮。
她好像见什么都稀奇有趣,一会儿扯了根狗尾巴草在手里玩,等到见了路边的野花,又把草丢了去摘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