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淑婉点头。
谢云溪答应了。这些天下来,她也发现叶淑婉是个好苗子,胆大心细,肯吃苦,也很认真。
念荟把手中统计数据给谢云溪看,除了叶淑婉胡冬梅和沈悦兰以外,其他的人都愿意留在这里学习纺织。
谢云溪有点遗憾,她看中的几个苗子都对经商不感兴趣。
回去后,谢云溪就把结果告诉了袁博文。袁博文也觉得头疼:“要不,郴州这边的几个铺子还是让袁归来管吧,等铺子上了轨道之后,再让他到矿区来。”
谢云溪推了推袁博文:“商泽不是快好了?你可以把矿区的事情交给商泽。”
袁博文想了想点头。心里却觉得大材小用了。商泽的身手很好,在军中如鱼得水,他一直想等他伤好后,把神器营交给他。
神器营的名称还是外面先叫起来的。为了方便管理,他把现代化军械以及各种车辆集中在一起,只有极少数人能接触到。
连打几场胜仗后,外面就把那些新兵们叫成了神器营的人。他顺势就成立了神器营,还在大刀营和新兵里面又挑了些好苗子加了进去。
如今的神器营人数已经不少了,仍然是他在管,各种军械机械等也都全归在那边。即便是巡防营和斥候营有少量现代化军械和车辆,那也是以借调的名义过去的。
他就预备了,一旦情况,就将整个神器营打包带走。留下的人,知道不多,接触的也不多,将来他们面临的麻烦也会少很多。
“你今天去看晋州那边过来的人,有没有发现比较突出的人?”
“有两个,都上过私塾,一个中过秀才,另一个在科举虽然没有斩获,但是人很机灵,只是年纪有些小,今年刚刚十六岁。”
谢云溪想了想:“中过秀才的这个能不能让他到粮行和布庄来管事?”
袁博文笑了:“我侧面问过,林秀才对经商不感兴趣,倒是秦方文以前在晋州的时候曾经在街头摆摊给人写信,他对在粮行和布庄做事并无意见。”
谢云溪点了点头。这里的读书人许多都看不起经商的,士农工商的排序在他们的脑海里已经扎了根。
“那就让秦方文这几天跟着袁归跑腿吧。”
郴州这边的铺子,门面是现成的,稍做整理就能用。虽然商品不愁,但是前期跑腿的事情不少。
袁博文同意了。
谢云溪又把准备在铺子里推出的粮食和布料给袁博文看。
“我前几天在郴州街上转了转,这边的布庄不仅布料的品种比晋州多,而且,他们的成衣销售也很好。反正咱们要开织坊了,要不,在这里的布庄里也推出棉布成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