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女儿袁淼这几天几乎没有出门,就守在镜子跟前。如果她这边有疑问,刚好可以联系她询问。
一连两场败战,她估计北凉会好好反思一阵子了,不会再贸然攻城了。
“明天啊……”袁博文犹豫了片刻。
谢云溪马上说道:“我知道你没时间,有念荟和天凤陪着我,你不用担心。”
袁博文想了想,他确实没时间。虽然他也觉得北凉不会再贸然对郴州发动攻击了,但是军情变化莫测,一点儿都不松懈。
“袁归那边的事儿忙得怎么样了?”
袁归自前几天拖了一车粮食过来后,就没回去晋州了,一直在郴州这边负责名义上的军需粮食出售事宜。
谢云溪笑着说:“你想让袁归跟着我们一起上船?”
袁博文确实有这个想法。游轮的事情非同小可,那地方被他整个圈了起来,严加看管着,知道的人不多。
身边的人,他最相信的还是跟了他们夫妻很多年的袁归念荟等人。
“他忙着呢!昨天晚上半夜才回府衙。”
自打梧桐巷那边的铺子开始售卖粮食后,城里原本关门歇业的粮行第二天就纷纷开门营业了。
可惜,生意一落千丈,几乎无人光顾。
不过,城外的北凉人一来,他们的生意就好了起来,只是远远不如梧桐巷那边的军需粮食售卖火热。
那边这几天半夜都有人在排队。
她粗略算了算,只这几天,他们就卖出了二三十吨的粟米和黍米。
按照女儿买到粮价,粟米和黍米都是四元多一斤,黍米略微便宜些。
而郴州这里粟米卖到了五十文一升,黍米六十文钱一升。
这里的一升跟现代的两斤差不多,这里的一文钱相当于现代的两三元钱。
也就是他们每卖出一升粟米差不多能赚到七八十元钱,黍米赚的更多。
只这几天,他们就赚了好几百万。
现代的粮食在这边出售,说句暴利,毫不为过。
“你别担心了,有念荟和天凤陪着我一起,还有连护卫他们,这郴州城里还有人敢打我的主意吗?”
袁博文看了看谢云溪的肚子。
谢云溪笑了:“我自己是个医生,心里有数的,你别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