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报价一出,底下就有人议论开了。现如今晋州的粟米卖到五十八文一升,黍米四十文一升,军中给的这个价差不多打了对折。
当然,有守备大人坐镇,大家只敢在底下小声议论,没人站出来发言。
眼看就要冷场,袁博文给了袁归一个眼色,打了两个手势。袁归站出来了。
“谢记粮行愿意拿出粟米二十石,黍米十石。”
这话一出,底下就炸开了锅。新来的谢记粮行果然财大气粗,开口就是二十石粟米,十石黍米,连坐在角落的何记粮行掌柜都认真打量了袁归几眼。
又等了一会,又有人站出来了:“章记米铺愿意出三石粟米,一石黍米。”
有他们开口,其他人陆陆续续站了起来,多的十石,少的一石,只有何记粮行一直没有动静。许多人都看向了他们。
何掌柜拢着手,一脸不虞:“何记的粮食今日都被抢了!我们自己都没有吃的了。”
吴锦丰也没责怪,笑呵呵一谢再谢,并且表示军部可以上门收货。
事情圆满解决,掌柜们也都回去了。
吴锦丰把关正送走后,关了门开始算账。把刚才所有人的报数全部加起来,还有三分之一的缺口。
吴锦丰看向袁博文。
袁博文脸色肃重:“剩下的由谢记粮行填上!”
从军需所出来,天色已经很晚了。回到家后,袁博文就把这天的事情告诉了谢云溪。
谢云溪说:“你的决定没错,非常时期,这个麻烦,咱们得背上。只不过,淼淼那边恐怕要有得忙了。”
袁博文点头,叹了口气:“让她请个帮手吧。”
他不希望女儿太辛苦,但眼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有他们能弄粮食。
袁淼这天也没闲着,上午给嘉仕达去了电话,联系专家上门鉴定。嘉仕达那边答应了,但他们的专家要等到后天才有时间上门。
袁淼也不急,她手上有钱。敲定好时间后,就去看新房子了,琢磨要改装哪些地方。一上午过去,下午网上订购的粮食到货了。她又在库房泡了一个下午。晚上吃完饭后,开车把镜子带到仓库,准备把粮食传给父母。
这次谢云溪和袁博文都出现在镜子里面,袁淼看到他们很高兴,问:“爸爸,你的工作很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