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这种事情不是偶然……那就让我看看到底有多少‘偶然’。”
他打开学园的内部数据库。
作为理论数学方向的特招生,他拥有一定的数据库访问权限,用来查阅各类学术资料和历史记录。
虽然不能直接访问所有敏感信息,但通过交叉对比不同的公开数据源,他可以拼凑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图景。
张拙喻开始建立一个简单的数据模型。
他收集了近叁年来特招生的学术成果发表记录和获奖记录,然后对比相同时间段内贵族生的项目发表情况。
一开始,他只是想证实自己的怀疑,但通过时间线对比,他发现了一个可怕的规律。
每当特招生提交了有价值的初步研究或创意方案后,往往在1到3个月内,就会有贵族生发表类似的成果。
而那些特招生的原始提案,要么被压在某个委员会里“审核中”,要么被以各种理由退回修改。
而这种情况在过去一年里明显加剧了,大大小小类似的事件加在一起总共有十四件。
以前,那些贵族生起码还会稍微包装一下,改改表述,换个角度。
现在呢?连装都懒得装了,直接照搬。
张拙喻盯着屏幕上的数据图表,揉了揉太阳穴。
数字不会撒谎。
这些冰冷的统计数据都在清晰呃告诉他。
特招生在这所学园里,就像是那些贵族老爷们的免费智库。
你辛辛苦苦想出的点子,熬夜做出的研究,在他们眼里不过是可以随意取用的资源。
更可悲的是,大部分被抢夺成果的特招生都选择了沉默。
有的是收到了一些“补偿”。
比如那些贵族生家族企业里的工作机会,或者直接给一大笔钱封口。
有的是被威胁,如果闹大,可能会影响到未来的推荐信或者就业前景。
还有的,单纯就是觉得斗不过,选择了忍气吞声。
钱思雨这次的事情之所以闹得这么大,一来是因为那个研究的商业前景太诱人,二来是罗式开实在太嚣张,连基本的遮掩都不屑于做,叁是钱思雨头铁,不肯妥协。
张拙喻继续深挖,他发现这种学术掠夺在某些特定的贵族生中更加普遍。
这些人有个共同特点。
他们都面临着家族继承的压力,需要在学术或者商业上拿出一些亮眼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而对他们来说,偷取特招生的成果,是最简单,风险最小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