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子里是个模型。制作极精细。
沙窝子的社区活动中心。他对每一个经手过的项目都记忆犹新。这个并不起眼,它没有获过任何奖项,也没有赚多少设计费,是二十八岁那年,回款遥遥无期、七尙最举步维艰的时期,接的项目。
在陇中地区,一个政府和公益基金会合作牵头,为留守老人、儿童设计的能遮风避雨、兼具图书室、活动室、紧急避灾点的公共空间。预算极其有限,但他接下了。
在保留原始地貌的基础上,用了大量生土,建筑形态如同从黄土里自然生长,留下风干的印记与褶皱。主体是不规则的生土墙,做了围合的内院,冬天能晒太阳,建筑东侧入口形成了嵌合的坡道,还有小型格栅凉亭——
这个3D打印模型用树脂和陶土复合材料,完完全全地复刻出来了。
外墙用做旧树脂打印,表面喷砂处理后,模仿了夯土墙的沟壑风蚀痕迹,屋顶用微缩麦秆铺就,内院里还做了一个微型沙枣树,多捏了三个迷你小人,两个老人一个小孩。内部嵌入了透明导光树脂条,哑光金属板基座下,她配了个LED灯座,能模拟出光线的效果。
基座边缘刻着项目名称、地点、年份,还有周颂南事务所的名字。
不够美观。
可粗粝、厚重、沉稳,扎根大地。充满了顽强的生命力。
这个在别人眼里毫不起眼的项目,对周颂南来说却意义特殊。没有人知道,这是在他人生和事业低谷中,捞了他一把的项目。
那时人手也缺,他那段时间驻场很久,和工匠同吃同住,能上的自己也得上,腰突都快干出来了,认识了很多当地人,最后自掏腰包给留守孩子和老人留下了红包。
在资源匮乏中,在不被人看到的角落,在离太阳极近的地方,他触摸到了土中的高贵。
苍茫,坚韧。他那时候当然也会想起她。成禾真也在类似土地长过,多么神奇。
檀木盒侧面,叠了一张打印的旧报纸。右下角有当初这个项目落成时的小方框报道。
黑色水笔在上面龙飞凤舞地落下一行小字。
[绝境中坚守,务实、智慧。劳动人民万岁。]
盒子里还有张粉色的便签纸。
【你送我的礼物我带走了。我最近很痛苦,需要一点个人空间。我们都各自反思一下吧。冲动做决定还是不好。12月27我肯定不在了。生日礼物提前给你了。生日快乐。】
在最角落,还有个很小的物件。
周颂南的呼吸骤然沉重。
一块羊脂白玉吊坠。定制的形状,跟原来碎掉那块相比,稍加改动。
周颂南背脊弯了下来,他只能用手掌撑住桌面,摇摇欲坠勉力t支撑,低着头,深呼吸。
一种平静的绝望席卷了他。
成禾真在小事上不介意,大事上却极坚决,不留恋,不自欺。
任是无情也动人。
他爱的本来就是这样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