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这么静静的看着他们,没话了。
什么意思?
站在胤禛和胤禩身后的胤禟和胤礻我打起了眉眼官司。
胤禩笑道:“四哥,你是不是要邀请太子一同前往?”
胤礽:“你倒是惯会做人,现在竟也替老四做起主儿来了。”
胤禩低头垂眼:“弟弟不敢。”
胤礽:“孤看你没什么不敢的,仗着会印几本闲书,没少在江南拉拢那些个儒生,给朝廷官员挑刺儿吧?”
胤禩:“太子说笑了,弟弟不敢。”
胤礽冷笑:“孤看你没什么不敢的。”
胤禩两次“不敢”,胤礽回以同样的话。
前一句若只是寻常,后一句,就带着气怒了。
胤禛暗中皱眉,真是晦气,今日出门应该看好黄历,选个适宜的时辰再出门的。
怎么就遇上了这么两个。
太子说的胤禩“仗着会印几本闲书”,是德隆的那间油印书坊,到底还是到了胤禟手中。
胤禟让奴才将书坊建去了江南,一开始是激起了江南士子的抵抗的,但胤禩府上有一个何焯,通过他的斡旋,油印书纸算是在江南地区铺展开来。
此举,倒是赢得了江南底层读书人的赞誉。
称之为文教之利器。
为胤禩邀了一波名声。
等江南这边油印书打出名声来之后,德亨才知道这么回事儿。
他知道后也没什么特别的想法,就是特地跟德隆感慨了一句:“一把木剑,是能做烧火的柴,还是能做杀人的器,全看是握在谁的手中。咱们哥儿两个,见识到底还是浅了。”
胤禩将德亨想做的,提前好几年或提前十几年给做成了。
而他,差不多只用了一年的时间。
不得不让人佩服。
而太子所说的江南书生给朝廷官员挑刺儿,其实是有人弹劾两江总督阿山及他手下一帮人贪污受贿、卖官鬻爵、强买卖民女等等罪名,其实就是跟陈鹏年打援手,目的就是拉拢似陈鹏年这样刚直不畏权贵敢为百姓直言之人。
士林官员中效果如何还没显现,但得罪了太子,倒是已经看到了。
正当气氛一时紧绷,胤禛突然跪倒在地:“儿臣胤禛给汗阿玛请安,汗阿玛吉祥。”
胤禩以及身后的两个也忙跟着跪下。
因为几人没有挪脚,所以,胤禩等跪的是太子身后的康熙帝,但挡在正前头的,是太子胤礽。
胤礽垂眸看着眼前的四颗脑袋,暗自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