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排除再次出现淮南三叛的情况。
这次伐蜀,可以说是寄予了司马昭的全部希望和念想。
忽然,他面色微变像是想到了什么,连忙派人去把主簿师纂找来。
深夜召唤,很不寻常。一见面,跟随司马昭多年的主簿师纂就低声问道:“大将军,深夜相召,有什么要事下官去办么?”
司马昭将一封刚刚收到不久的帛书放在桌案上,示意师纂自己看。
“这……”
师纂差点说这人是傻子吧,看到落款是邓艾,这才没有说出口。邓艾居然还在劝说司马昭不要出兵伐蜀,并且罗列了原因一二三四五等等等。
你说他傻吧,他说的头头是道,不像是在胡搅蛮缠的,每一点都切中要害。
你说他聪明吧,如今朝廷只要是个正常人都知道,司马昭伐蜀已经不是箭在弦上,而是箭已经射出去了!
邓艾还在那说不要出兵,不是傻子是什么?
“你去一趟狄道,跟邓艾好好说说本将军的意思,然后作为副将稍稍牵制一下邓艾,让他不要胡作非为。
该动的时候要动,不该动的时候不能动!”
司马昭沉声吩咐道。
听到这话,师纂一股恶气涌上心头,要不是面对的是司马昭,他早就骂街了。远方黑暗中似乎有个声音在低语:你拿着这把刀,去把唐僧师徒给杀了。
邓艾部曲跟师纂根本不熟悉,他这个大将军府的主簿空降到陇右当副将,这个命令真是一言难尽。
邓艾已经在西北屯田多年,那边上上下下都是邓艾的亲信。师纂空着手去,能掌控住军队么?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师纂是大将军府的主簿,他的个人前程,和司马昭是完全绑定在一起的。
“明白了,下官这便启程,请大将军放心!”
师纂对司马昭行了一礼,接过军令转身便走。
司马昭连忙喊住他,低声吩咐道:“到时候邓艾若有反心,你可以便宜行事!”
看着师纂离去,司马昭松了口气。
他的心情还是没有平复,反而因为该下的命令都下达了,患得患失之间产生了难以忍耐的焦躁。
一大清早,打着哈欠的羊徽瑜,就被司马昭请到了书房,她看起来睡眼惺忪,慵懒的脸庞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妩媚。
只是看到这位眼睛都熬红了的大将军,羊徽瑜马上调整了心情,她迷惑不解问道:“大将军是因为什么事情忧愁么?”
“还不是钟会领兵之事,唉!”
司马昭长叹一声。
“大将军既然担忧钟会,何不自领一军去关中?”
羊徽瑜揶揄问道。
司马昭顿时哑火了,有些幽怨的瞪了羊徽瑜一眼,什么也没说,只顾着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