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个历史切片中,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因为赵海平扮演的韩甫岳将军来了!
齐朝和伪楚都做不到的事情,他却能做到。
地方上的豪强大族不服管束?不好好纳税?
好说,这个解决方法跟他们不老老实实分田地是一样的。
杀!
先杀鸡儆猴、杀一儆百,如果还有再犯,那就再继续杀!
这些豪强大族确实有一定的势力,但他们相比于梁朝末年那种割据一方的庄园势力有着本质的不同。
经过齐朝百余年的统治,不断地削弱地方、强化中央,这些地方上的豪强跟楚、梁两朝末年的豪强,已经不再是一个概念。面对昭义军的兵锋,他们已经没有任何的还手之力。
虽说此举会让赵海平开疆拓土的过程中遭遇很多阻力,在接纳伪楚政权的土地中,有大量的豪强实力奋起反抗,但那又如何呢?
百姓支持!
大量的百姓都在期待着昭义军打过来之后能分得一块田地,所以踊跃参军,还踊跃地往前线去运输军粮。
在这样的此消彼长之下,这些豪强也根本翻不起什么浪花。
在他们面前也只摆着两条路,要么乖乖听话,要么死!
对于齐朝和伪楚,这些豪强是有办法的。他们可以贿赂底层官员,可以跟这些官员沆瀣一气,共同将沉重的税赋转移到百姓身上,还可以瞒报自己的田产。
但对韩甫岳将军,他们就不可能这么做了。
因为此时的昭义军,实际上是一个全都由军人掌管的军政府。而负责前来分田地、收缴赋税的,都是昭义军中的基层军官。
而昭义军是什么队伍?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史料记载,有一次韩甫岳将军路过民家,发现这民家新房上的茅草少了一块,就再三追问。民家刚开始说是被风吹掉的,后来韩将军才知道,原来是一名士兵上马时因为太着急,所以上马时不小心把这块茅草给不小心碰下来了。
韩甫岳将军立刻要军法处置,最后还是这户人家哭求才只是打了军棍。
在这样严明的军法之下,士兵在百姓家里购买薪柴,百姓自愿少收两文钱,士兵都不肯,也不敢。
这样的一支军队,让他们去分田收税,谁敢接受豪强的贿赂?
连民户家中的片瓦都不敢碰,又怎么可能跟豪强一起鱼肉乡里?
所以,齐朝和伪楚在北地做不到的事情,昭义军却能做到。
北地的百姓全都欢欣鼓舞,几乎是箪食壶浆以迎昭义军。而已经被打下来的地方,百姓们也是积极种田、参军,毕竟他们也不希望齐朝或者金人再回来,再度回到原本那种被盘剥、被压迫的日子。
整个北地,就这样牢牢地掌控在昭义军的手上,不断消化,不断提升着昭义军的战力。
而在这个过程中,赵海平也在频繁地与金国与齐朝的使者接触。
很显然,齐金两国也都无法忽视这支强大的力量,开始……各自动起了小心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