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洲市和江皋市早有加深合作的意思,原因也简单,一个是扬泰大市的东南边角,另外一个则是崇州大市的西南边角,发展上很难说有多少核心资源倾斜过来。
不管什么资源,当然也包括了教育资源。
但也有优势,那就是靠近长江,这几年因为沙洲市和暨阳市吃到了发展红利,所以有大量产业转移,暨阳市的装备制造业分流到了一部分到马洲市,沙洲市的化工轻纺则是分流到了江皋市。
只是产业发展在江口省的沿江县市,都是以乡镇为核心,所以吃到大头辐射红利的,往往就是一个镇,至多一个半,不会超过两个。
稍微有些余钱剩米,内部也要谋求发展,两边的意思是资源整合互相进退,沿江地区拼重工业化学工业,跟长江对岸做互补;非沿江地区,就是有什么搞什么,能搞多少是多少,以实用为导向。
萧湘子说的西来镇就是两市的交界处,就一条小河为界河,顺流直下往东就是焦港河,这是一条运力很强的航运水道,要利用点儿什么优势,放在产业优势富集的沙洲市、暨阳市,那是不成问题的,但此时在马洲市和江皋市都不行。
边缘地带除了农田就是水田,要不就是公墓,像样的工厂都是几十年前遗存下来的工业老破小,资不抵债的程度较之“城东仙林保健”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么这种情况下,两边想要发展这种边缘地带中的边缘地带,就得有拿得出手的东西,生产要素价格越低越好。
马洲市在西来镇已经清掉了一批完全废掉的工业老破小,唯一值点钱的东西,就是地皮,而隔壁江皋市在这里,也就几个仓库还行,剩下的完全不行。
这时候发现“张安教育”一个学校年营收五六千万,怎么可能不心动?
学校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机构不同于企业工厂,轻易是不会挪窝的,对物流以及社会公共设施的配套,也不是特别需要,而现在又是个“规上企业”,请过来就是稳赚不赔。
但要说打动“张安教育”,光靠扯什么生源规模、城市规模、市场规模,那没有意义,当然萧湘子也是试探一下,看看这个未成年状元郎到底什么成色。
试了一下,好家伙。
得,老老实实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吧。
没错,表面上是“招商办校”,实际上是“招商引资”,这里面的学问,够许多地方琢磨十几二十年的。
搞明白了内核,表面上是个什么壳子,根本不重要。
“张总,只要您在西来镇办学,这里有三个地块,分别是三十亩、二十五亩还有四十五亩,总计是一百亩地,买一送二。”
“白送?”
“白送。”
萧湘子点点头,又连忙道,“您放心,绝对正规,市里会出台说明,法律上绝对没有任何问题,也不存在什么国有资产流失问题。送的两个地块,市里会把地价吃下,相当于由市里付钱。”
“江皋那边呢?”
“也一样,也是一百亩,两个地块,一个三十亩,一个七十亩地,买一送二。征地费用也是由市里承担,超出的一部分,市教育局会筹措资金。”
说是这么说,其实这里的地皮,现在根本不值钱,全部拿下也就是两百多万的事情。
只是通常来说没有哪个老板搞土地储备会搞来这种地方,炒地皮都是去大城市,没有说在小县城的乡下赌博的。
工业用地的价格起伏,在大城市很明朗,在稍微差一点的城市,指不定就是突然跳楼价。
所以土地使用上,也谈不上什么特别有优势,只是“买一送二”这个说法,算是亮明了态度,两边有合作有沟通同时更有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