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生说:“我不明白。那么厚的外壳怎么用几天就变形了。我们也没有撞击和摔打它啊。外壳一坏,泥水渗进去,发动机立刻就报废了。”
程时想了想,问:“有没有可能是产生了共振呢?”
周新生一愣,喃喃自语:“共振。。。。。。”
程时捂眼:“你们出厂前不会没有测试吧。”
周新生小声说:“没有想到震动会这么厉害。”
程时:“你们采取了那些减震措施呢?”
周新生:“没有。”
程时好无奈:“我要你们考虑舒适性呢?”
周新生:“我想着先运行顺畅以后,在慢慢加。”
其实他觉得没必要。一个一两千块钱的农用机械还要考虑使用舒适性,感觉像是多此一举。这东西不是节能,耐造就行吗?
程时:“光有这个是不够的。减震做不好,转向不灵活,用的人会很累,就达不到减轻劳动强度的目的。”
周新生拿出本子和笔来:“请你给我讲讲,我记下来再去改。”
程时:“我看你的图纸发动机的减震是做了的,可以继续优化,比如在发动机与机体连接处加橡胶减震垫。然后就是选用高精度齿轮和链条。刚才那个共振的问题,需要加强整体结构刚性,在机体外壳添加隔音材料来解决。”
“你们要去研究一下汽车的人体工学设计的理念。比如手柄的弧度和粗细符合人手握持和操作习惯,安装减震套或柔软的握持材料,减少操作人员手部疲劳。手柄高度和角度要设置成可调节的,让不同身高和操作习惯的人员都能找到舒适的操作位置。手柄附近要设置一些便捷的操作按钮或开关。这个你们自己去琢磨,我不可能讲得那么全面。同理去考虑座椅,倒后镜,操作按钮的设置。”
其实还有很多,但是因为现在的传感器和自控技术做不到,所以说了也是白说。
“既然你今天出了问题,来问我。我就索性把你后面可能遇见的问题都讲讲。”
“比如轮胎的防滑,防刺。短期内肯定是发达国家生产的轮胎各方面性能都要强。以你们的客户对价格的接受程度来看,我觉得用国产的轮胎足够了。”
周新生:“我感觉现在用的轮胎就不行。不停地打滑。”
程时:“轮胎要看着机械的总重量和运用场景来选择。这是现在做得比较好的轮胎厂的地址和联系方式,你改完之后,打电话去向厂家咨询,让他们这些专业人士来建议轮胎类型和尺寸。可以少走一点弯路。”
周新生忙把厂家的信息记下来。
程时接着说:“发动机的防水防潮防尘,空气滤清器、机油滤清器和燃油滤清器。采用更轻质高强度的材料和多种材料复合。去除不必要的零部件或简化结构,减少整机重量。优化喷油嘴和发动机结构设计,提高燃油使用效率。”
“机械的各个部分是相互影响的,如果改变其中一个,就要重新协调平衡整个机械。想把一个产品做到极致,是有点难度的,而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且,我也要提醒你。生产出来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销售和售后才是真正考验企业长期实力的。比如让目标客户群改变传统的耕作习惯和贪便宜的消费习惯。比如在保证盈利和性价比,又要做好售后这三者之间寻找平衡。”
周新生轻叹:“看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程时微微点头:“是,研发的过程肯定是反复的,波浪式前进。简简单单一个白炽灯的灯丝都试了几百种材料才选到合适的。所以出现了问题,不用气馁。因为至少证明了那样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