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情况,是真的只要投降的慢,就有人借你人头一用了。
接下来王翦的行动就更是顺利了。
人人皆是争相投降,生怕投的慢了就成了临乐城的模样。
除了临乐城这一战,这一路上,又是什么反抗也遇不到了。
燕王喜早就已经陷入了绝对的绝望,他虽然还能收到消息,但是已经指挥不动任何人了。
尤其是临乐城的消息传到蓟都以后,他就连吃饭都要自己亲力亲为了。
所有人都是对他避之不及,他想逃出王宫,逃出蓟都,奔向辽东,可是,他已经连王宫也出不去了。
即便是忠于燕国的忠臣,现在看着燕王喜的惨状都毫无动作。
即便是将渠。
现在实际掌控蓟都的已经是将渠了,也只有他有威望取代燕王喜管理蓟都。
将渠除了令人给燕王喜准备吃喝,也严禁燕王喜出宫,同时严密保护。
不保护不行啊,太多人想借燕王喜人头一用了。
同样,早就被关起来的荆轲妻妾和高渐离等人,将渠也都小心照料着,这些人,也都是要送给秦王处置的。
将渠已经做好了投降的准备,将渠是一个讲仁义,讲道德的正人。
他虽然一向看不惯燕王喜,但是他依旧忠于燕国,忠于燕王,他做燕国的臣子足足四十多年啊。
但是到了现在,他也只能做出痛苦的抉择。
到底是螳臂挡车依旧忠于燕王,然后害了所有人所有百姓;还是选择百姓,选择仁德的秦王。
他选择了百姓。
将渠已经快七十岁了,人言道,七十古来稀,活到这个年龄,已经是难得的长寿了。
可是他到了这个年纪,人生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却要做出这般痛苦的抉择,毁了一生的忠贞之名。
将渠最后依旧在为燕王喜谋取一线生机。
当王翦率领大军来到蓟都,将渠准备好了玺印兵符、户籍档案、财政地理文籍明细,府库钥匙等必要物品准备投降。
请燕王喜面缚、衔璧,诸多贵族官员肉袒牵羊,舆榇相候。
投降依旧是以燕王喜为首,将渠希望秦国看在燕王喜积极投降,完全配合的份上饶了他一命,哪怕是贬为庶人,只要是免了诛三族之罪,能留下一命,那也是好的。
王翦接受了投降,也没有直接杀了燕王喜,这不是他能做决定的。
王翦拟好奏表,将所有事情写的清清楚楚,连带燕国所有王室,以及高渐离等人一并送往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