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发股票融到的资金至少保守估计有8000万港元,这些资金将会成为未来玉郎机构发展的弹药,并且支配权还是掌握在林氏集团这个大股东手里的。
陶玉书相信这样的利好放出后,玉郎机构的股价必然会再上一个台阶。
当初林氏影业收购玉郎机构花了差不多4。2亿,如今仅是林氏影业手握的股权价值已经达到了5。7亿,以后可能还会继续升值。
更何况林氏影业还控股玉郎机构这麽一个近乎于地区垄断的龙头上市公司。
这笔收购赚大了!
这天下午,陶玉书给吴天明打了个电话,沟通了章艺谋新电影的事。
提出了林氏影业可以跟西影厂搞个合拍片,为章艺谋的第一次商业片之旅试试水。
吴天明听到这个消息自然欣喜若狂。
《孩子王》《红高粱》连续在国外斩获电影大奖,主导这两部影片的林氏影业在国内名声大噪,制片厂们巴不得跟他们合作呢。
这个电话打完的第二天下午,吴天明风尘仆仆的赶到了燕京,他是昨天下午接到的电话,然后就买了今天一早的飞机票,飞到了燕京。
见面之后,吴天明热情的掏出了几份剧本梗概,都是西影厂的编剧们写完或者正在写的剧本,他说是给陶玉书做参考。
「吴厂长,剧本的话我想用香江一位女作家的故事,讲的是-————
陶玉书给吴天明讲的故事是李碧华的《秦俑》。
昨晚她问林朝阳,章艺谋要拍商业片该搞个什麽样的剧本好,林朝阳便推荐了这部,陶玉书对林朝阳的眼光充满信任。
听陶玉书讲完《秦俑》的故事情节,吴天明感到十分新奇。
他是电影导演,阅片量比一般观众多多了,香江电影也没少看,但听着《秦俑》的故事还是觉得耳目一新。
心想,难怪香江电影的商业化做的这麽好,有这麽多的奇思妙想,做不好才奇怪。
再看国内的电影创作,艺术性做的是不错,但在娱乐性质上却差了很多。
这几年国内电影制片厂虽然受制于体制的原因裹足不前,但许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电影商业化的重要性。
吴天明身为西影厂厂长,这点格局和认识还是有的。
「这个故事好,拍出来一定有看点。林总果然是行家里手,那就以您的意见为主。」吴天明思付片刻,痛快的说道。
陶玉书接着说道:「我打算让艺谋先去香江熟悉熟悉商业片的一些制作流程和手法,顺便在这段时间里完善剧本,然后给他找个成熟点的团队拍摄,你看怎麽样?」
吴天明豪爽的笑起来,「林总考虑的这麽周到,我还有什麽可说的,都听您的。」
他说完又对章艺谋说道:「艺谋遇到像您这样为他着想的投资人,是他的福气!」
章艺谋露出憨厚的笑容,附和了一句。
「艺谋是我看好的人,他有想法,我一定会全力以赴支持的!」
陶玉书的话让章艺谋听着心里热乎乎的,有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
林朝阳在一旁默默听着,只感觉媳妇这收买人心的功力越来越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