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桦是什么水平,你是什么水平?他眼里的烂摊子,在你这不过是举手之劳。”
“你们沪影厂那么多编剧。”林朝阳垂死挣扎的说了一句。
“他们我信不过。”
“你是认准了我坑啊!”
为了剧本,谢导也算是放下了包袱,马屁拍的震天响。
他一番死缠烂打,林朝阳也无可奈何,大家都是老朋友了,总不能见死不救。
“那你想怎么着?让我重新给你写个剧本?”
一见林朝阳松了口,谢靳来了精神,“那当然最好。”
“你想的倒是挺美!”
林朝阳可不打算在这件事浪费太多精力,况且《芙蓉镇》的剧本是阿诚写的,都是熟人,抬头不见低头见,把人家的东西全部推翻了重来,人家面子上也不好看。
谢靳是导演,可以不在乎阿诚这个编剧的面子,林朝阳却不想这么干。
他说道:“剧本呢?我先看看。”
谢靳急忙把剧本拿了出来,林朝阳说:“我先看看,明天咱们再聊。”
“好。”
林朝阳把谢靳安排到了西院。
次日上午,谢靳来找林朝阳,“剧本看的怎么样了?”
林朝阳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起了谢靳对于改编的一些想法,谢靳滔滔不绝。
“……的内涵、思想和艺术感染总体是立体的、多元的,时间跨度长达十五年,还有里那五年倒叙的内容也要有所体现。
我过去的电影就是讲一个故事,比较好的电影展示了一些人物的性格,这在我们国家已经是比较好的电影。
可现在很多年轻的观众,特别是大学生不满足这些,他们要求电影把人物性格的内心世界更丰富化、多元化地展示出来。
挖掘人的性格的复杂性,是这部电影的首要任务,画面、音乐这些倒在其次……”
在谢靳眉飞色舞的阐述着他对电影改编的想法的时候,林朝阳一直安静的聆听着,神色认真。
等到谢靳终于讲的差不多了,停了下来,他坐在那里思忖着,慢慢的消化着谢靳的想法。
过了好半天,他才慢条斯理的说道:“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其实阿诚的本子写的不是不好,只是文学性太强了,反而忽略了你重视的东西。”
谢靳闻言立刻点头,“没错没错。哎呀,还是你了解我呀。朝阳,我找你就找对了。”
林朝阳拿起钢笔,将剧本上的一场戏抄下来,圈出其中“秦书田”的台词,秦书田就是姜文饰演的男主角。
然后他又写下了两句台词,将原有的台词和自己写的台词放在一起,问谢靳,“这么改的话,怎么样?”
谢靳认真的审读着两版秦书田台词,没有对比的时候阿诚写的台词也看不出什么问题。
但有了林朝阳这一版台词,短短两句话就一下子把Y派秦书田的那股癫狂急切给写出来了。
相比之下,阿诚那两句台词,克制隐忍有余,但却少了些血气。
别看只有几个字的区别,可差距往往就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