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时时刻刻了解民间具体的情况变化,又谈何容易?
身为上位者,对此必须保持足够的警觉。
朱允熥朗声道:“既然国库存粮充盈,传令下去,以后凡服徭役者,皆由朝廷给付米粮,不再自带粮食。”
“所需开支从粮库划拨,肉菜所需钱财消耗,各地按人头如实上报,由朝廷拨款。”
“派出官员巡视检查,一定要让民工吃饱吃好。”
“此外,民工在服徭役的路途上所需要的开支,也由朝廷按标准给付,折算成米粮发放。”
“百姓可拿凭据去粮仓兑换,亦可去大明银行兑换成钱财。”
百姓服徭役,有一项非常大的开支,便是吃饭!
按规定,是要自带米粮去服徭役的。
虽然说自己在家也要吃饭,但做工肯定比平时吃得更多。
如果在家乡服徭役还好一点。
若是地点较远,来回路途上的消耗,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朱允熥的法子,就是虽然现在无法给付工钱,但吃的东西,皆由朝廷供应。
如此便可以大大减轻百姓的负担。
对于特别贫困,饿得吃不饱饭的老百姓来说,服徭役反而成了一项“救挤”措施。
对勉强够吃的家庭来说,将粮食折算成银钱,也是一笔意外的收入。
这样一来,虽然仍然难免会有人对服徭役不满,可绝不会因此而造反,引发动乱。
对大明朝廷而言,仅仅只负责吃的粮食和肉菜,这笔开销也不算很大,尚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也不会因此而引发物价动荡。
还为将来彻底取消徭役埋下伏笔。
一旦跨入工业社会,就没有农忙农闲之分了。
国家也不太可能再征发大量民众服徭役,只能采用雇佣做工的形式。
强制百姓中断生产劳动来服徭役,对国民经济带来的损失,远远大于所得。
杨士奇闻言愣了下,猛地拜了下去:“杨士奇替天下千千万万百姓谢太孙殿下!”
身为底层出身的人,他太清楚这项政策一旦实施,对底层百姓的影响有多大了。
大明是农业社会,绝大多数人都以农耕为主业。
但实际上,至少一半以上的人,是没有一分一毫田地的。
他们靠租种地主的田地为生。
剩下的一半人里面,十之八九也只有少量的田地。
天下的田地,有十分之九,掌握在不到十分之一的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