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正值春季,按当地牧民所说,往年的这时候他们已经在放牧了。”
“而今年,由于战争的强行征调,牧民们手中的牲畜比往年要少,甚至有的牧民手中就干脆没有。”
“据了解,东突厥牛羊一部分被大唐缴获,另一部分都被贵族牢牢把控…”
是的,历史上东突厥的颉利可汗被擒获后,贵族也会被拉到长安城做官。
而现在,由于李恪的阻拦,这些贵族再也没机会去长安了。
而等待他们的命运,注定只能成为李恪治理北疆的养料。
“殿下,针对这个紧急矛盾,我们参考了大唐的均田制,觉得可以给牧民们发放永业牛、永业羊、永业马。”
王玄策在说,何时则是在一边记录,两人的分工相当明确。
这一幕,让李恪欣慰地点了点头,肯定道:“这个方法确实不错。”
在得到肯定以后,王玄策信心更足了,继续说道:
“但这还远远不够,仅靠放牧养不活那么多人口,因此我觉得还得实施以工代赈。”
“殿下,您看眼前的定襄城已经破败,我们的都护府肯定是要修建的。”
“我觉得咱们可以招募当地的牧民来帮忙干活儿,并且给他们工钱,以此来让牧民更快地从战争中调整过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是……”说到这儿,王玄策顿住了。
“但是什么?”李恪一愣,随后问道。
“嗨,殿下,他无非就是害怕我们此次带来的钱不够,另外粮食可能也不够。”正在记录的何时迅速补充道。
他知道,王玄策也是刚接触殿下不久,所以有些放不开。
但他在蜀王府已经待了有一段时间了,也知道李恪是怎样的人,自然不会束手束脚。
“这个不难。”李恪淡然一笑,露出八颗大白牙。
然而就是这么个微笑,却是让王玄策鬼使神差地打了个冷战。
无它,这个微笑实在是有些痞坏,就像是…要干坏事的前兆。
事实告诉他,他的感觉还是蛮准的。
“何时,本王在白水县的外号还记得吧?”
李恪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侧头问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