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 第911章 圣人的面子(第1页)

第911章 圣人的面子(第1页)

边令诚踏着华清宫的青石板路,靴底碾过几片早落的梧桐叶,发出细碎的声响。

他身着绯色官袍,腰间玉带却系得有些歪斜,那张素来带着几分谄媚的脸此刻绷得紧紧的,唯有眼角的细纹里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路过回廊时,恰逢内侍省的小宦官捧着茶盏经过,见了他忙不迭地躬身行礼,他却只略一点头,脚步未停——此刻满脑子都是潼关的军务,哪有心思应酬这些琐碎。

紫宸殿偏室,李隆基正斜倚在铺着白狐裘的软榻上,手里摩挲着一枚羊脂玉扳指。

这位年近七旬的帝王虽鬓角染霜,眼角的皱纹却掩不住当年的英气,只是近来被安禄山叛乱搅得心神不宁,眉宇间总锁着一层郁色。

见边令诚进来,他抬了抬眼皮,声音带着几分慵懒:“令诚啊,潼关那边可有新动静?哥舒翰的奏报说叛军粮草不济,依你看是实情吗?”

边令诚“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膝头撞在冰凉的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他将手中的奏疏高高举起,声音带着刻意压抑的激动:“圣人!臣正为此事而来!哥舒翰那封奏报,句句都是托词!”

“臣在潼关城头亲眼所见,叛军不过是些衣衫褴褛的乌合之众,每日在关下叫骂,言语间尽是对我大唐的亵渎,可哥舒翰坐拥二十万大军,却紧闭城门,连一箭都不肯射出去啊!”

李隆基的眉头微微蹙起,玉扳指在指间停了下来:“哦?哥舒翰说潼关地势险要,坚守方能拖垮叛军,这也是郭子仪、李光弼几位将军的意思。”

“你在军中,应当知晓兵法有云‘避其锋芒’吧?”

“陛下明鉴!”边令诚猛地叩首,额头抵着地面,声音因急切而微微发颤,“兵法是死的,人心是活的!当年贞观年间,李靖将军面对突厥的铁骑,何曾说过‘避其锋芒’?他率领三千骑兵,冒着风雪直捣阴山,一战定乾坤,让突厥可汗俯首称臣,那才是我大唐的威风!”

他顿了顿,偷眼瞥见李隆基的神色似乎有些松动,又趁热打铁道:“臣斗胆提一句,便是前朝的乾武皇帝,虽然后世对他颇有微词,可当年薛仁贵征西,他何曾让将士龟缩城中?”

“那时候西突厥气焰何等嚣张,薛将军带着数万兵马,硬是打到了葱岭以西,让西方诸国岁岁来朝,不敢有半分不敬!”

这话像是一根针,精准地刺中了李隆基的痛处。

他猛地坐直了身子,白狐裘从肩头滑落也浑然不觉。

这位帝王一生自负,年轻时平定韦后之乱,开创开元盛世,向来觉得自己的功绩远超历代先帝,唯独对那位行事张扬的乾武皇帝,心底总憋着一股较劲的念头。

他最恨的,便是有人说自己不如乾武——哪怕是隐晦的对比。

“你是说,哥舒翰连乾武年间的将领都不如?”

李隆基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目光扫过边令诚,像是要从他脸上看出些什么。

边令诚连忙摇头,语气却愈发恳切:“臣不敢!哥舒翰将军是沙场老将,战功赫赫,可他如今的做法,实在让将士寒心啊!”

“臣前日在军营巡查,听见士兵们私下议论,说‘咱们大唐的军队,什么时候变得这般窝囊了?连叛军的叫骂都不敢应’。圣人,军心可鼓不可泄啊!”

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痛心疾首”的光芒:“长安城的百姓也在传,说圣人是不是老了,没了当年的锐气,连安禄山这等叛贼都不敢打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